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诗联漫话 >> 对联漫话 >> 内容

西岳华山楹联实录

时间:2014-10-21 09:06:08 点击:

  核心提示:西岳华山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素有“奇险天下第一山”之称。华山楹联最多也最集中的地方是玉泉院,史载系五代时陈抟老祖所建。院内有玉泉,相传与山顶镇岳宫玉井相通。当年唐玄宗的妹妹金仙公主修道在华山,在西峰...

 

    西岳华山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素有“奇险天下第一山”之称。华山楹联最多也最集中的地方是玉泉院,史载系五代时陈抟老祖所建。院内有玉泉,相传与山顶镇岳宫玉井相通。当年唐玄宗的妹妹金仙公主修道在华山,在西峰下的镇岳宫玉井照面时,不慎玉簪掉进井里,下山后在玉泉院过水凉亭下洗手时无意中又找回玉簪。
  玉泉院主建筑为希夷祠,是贾得升为祭祀陈抟所建的祠堂。名称来源于宋太宗赐陈抟“希夷先生”的称号。希夷祠在院内最高处,分前、后两殿。前殿供奉的是道教华山派的创始人——郝大通,后殿供奉陈抟塑像。希夷祠前殿门联有二,其一为:“图书密启先天数;山水遥寄太古情。”其二为老子《道德经》集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石羊集句)希夷祠前殿后门亦书一联:“听静夜钟鼓声觉醒梦中之梦;观澄洋云月影恍知身外有身。”(张文彦)前殿后窗一联是:“静境临春水;高怀仰古风。”(于右任)希夷祠后殿供奉的是陈抟,门联为清代督学使者岭南黎荣翰撰书:“初地入神山,到此且厉清酌水;丸泥通古塞,望中思归马放牛。”后殿还有一联为已故的陕西道界资深前辈闵智亭撰书:“闻玉泉通玉井酌玉液洗却凡迹;仰仙踪来仙祠拜仙翁得沐高风。”希夷祠东偏殿门联为:“于言时思其可道;惟善日积而不知。”(左宗棠)希夷祠西偏殿门联为:“青牛已证函关路;白鹤高眠峰顶松。”(玉行道人)希夷祠后殿窗联:“德无量寿无量;日长明月长明。”(于右任)
  希夷睡洞在山荪亭下,紧北几步为埋葬陈抟尸骨的地方,称希夷冢。传说陈抟化形于华山峪石洞中。洞内现有希夷石雕像一尊,山荪亭前的一棵树传为陈抟亲手所植。希夷洞联是:“一片野心,都被白云锁住;九重恩诏,休教丹凤衔来。”据说宋太祖赵匡胤曾在华山和陈抟老祖下棋,事先约定谁赢可得华山,结果宋太祖赵匡胤三盘棋败给了陈抟老祖,将华山输给陈抟,这一联说的是赵匡胤坐江山后,多次下诏召陈抟做官,陈抟无意于功名利禄,隐居在南峰一个山洞里,写了《答使者辞不赴召》诗,避诏不仕。此联即是他写在谢诏表上的句子。
  玉泉院还有一些楹联。如通天亭,因和山顶金锁关通天门遥遥相对,故称“通天亭”。联曰:“一道通幽,身临天门,叩白帝,谁辟人间仙境;三峰凌霄,影倒黄河,问天公,怎造世界奇观。”(何元庆)如吕祖洞:“华岳洞天仙人窟;玉泉道院秘旨宫。”(黄伯贤)如圣母殿:“山色水色天色色色绘全真世界;磬声钟声鼓声声声奏上德乐章。”
  西岳庙在西岳华山五公里的岳镇东,庙建于汉武帝年代,以后各朝曾多次修葺,建筑气势壮丽,为历代帝王驻跸之地。中轴线上的“天威咫尺”石牌楼正面、背面各有一联。正面一副是:“普四方利物之恩康疆福寿;跃七气素真之表正直聪明。”背面一副是:“职方纪豫州,控楚连秦拱冀;月令司秋序,生春长夏藏冬。”“天威咫尺”石牌楼为明代万历年间所建,坊上“尊严峻极”和“天威咫尺”匾书传为严嵩所书。背面联是对岳神主管天下的职能及职权范围的规定,正面联则是对岳神慈恩广德、普济天下的赞扬。
  山径沿途石阶刻联是华山独特一景。北峰卧牛石石阶联写得诙谐幽默,最有特色:“天上本无稼穑事,莫怪闲卧;世间还多不平山,岂能歇鞭。”金锁关石阶联同样气势非凡:“当空一锁,闲云不飞,诚恐苍龙复飞去;凌霄九重,青鸟来仪,遥看黄渭抱关来。”北峰顶石阶联为:“一峰称奇,自古胜迹凌绝顶;天兵曾降,从此云台增壮色。”南峰海拔2160.8米,为华山最高峰。南峰由松桧峰和落雁峰组成,峰顶有仰天池,深3尺,面积约2平方米,池水清澈,涝不溢,旱不竭,也是华山四大谜之一。南峰“太华极顶”下边石岩刻有一联:“天下绝无沉鱼面;太华独有落雁峰。”西峰海拔2082米,又名莲花峰,峰顶有翠云宫,前有“斧劈石”,传说是沉香劈山救母处。西峰翠云宫石阶联为:“仙踪可辨,圣女曾萦刘郎梦;神斧在悬,青嶂犹闻霹雳声。”上联是说玉帝的三女儿三圣母与赶考书生刘彦昌在华山结为伉俪;下联是说玉帝为此恼怒发威将三圣母压在莲花峰下,其子沉香从天宫盗出神斧挥斧劈山救母,一家终得团圆。
  苍龙岭都龙庙有一副上水下雨的偏旁楹联有些特色:“河汉汪洋江湖滔滔波浪涌;雲霄雷霹雳震震霈雨霖。”北峰解放华山纪念亭柱联是:“千秋功勋,三军猛勇震天地;万代楷模,将士奇智惊鬼神。”
  总体来看,华山现有对联从数量、分布、内涵、文采都多有缺憾,与西岳华山的显要地位很不相称,并远逊于东岳泰山的楹联质量,未能完美体现华山奇险的自然美景和深厚的人文内涵。

(解维汉)

编辑:披月望云 来源:剪报整理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东篱网(www.dongliw.com) ©
  • 联系我们 Email:yxh583*sohu.com
  • 版权声明:本站古文名句、典故故事、诗词名句、诗联漫话、格言警语、民歌辑览等栏目,依法享有编辑著作权,严禁将本站内容作任何形式的翻版。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0948号

    冀ICP备160301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