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名句·出处】达人观之,生死一耳;何必生之为乐,死之为悲?(蒲松龄《聊斋志异·陆判》)【原文·语境】朱三入礼闱,皆以场规被放,于是灰心仕进。积三十年,一夕,陆告曰:“君寿不永矣。”问其期,对以五日。“...
【名句·出处】
达人观之,生死一耳;何必生之为乐,死之为悲?(蒲松龄《聊斋志异·陆判》)
【原文·语境】
朱三入礼闱,皆以场规被放,于是灰心仕进。积三十年,一夕,陆告曰:“君寿不永矣。”问其期,对以五日。“能相救否?”曰:“惟天所命,人何能私?且自达人观之,生死一耳,何必生之为乐,死之为悲?”朱以为然。
——蒲松龄《聊斋志异·陆判》节选
【释义·点评】
意思是:在达观的人看来,生和死是一样的。何必为活着而高兴,为死亡而悲哀呢?
(杨新华 释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