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在丰富多彩的春联中,“过年联”别具一格,亦庄亦谐,颇有意趣。 旧社会,陕西某地有个穷苦农民,因遇七灾八难借了高利贷,年关未到就外出躲债。一位乡间文人出于义愤。送了副对联给他,并叫他安心回家过年。说来也...
在丰富多彩的春联中,“过年联”别具一格,亦庄亦谐,颇有意趣。
旧社会,陕西某地有个穷苦农民,因遇七灾八难借了高利贷,年关未到就外出躲债。一位乡间文人出于义愤。送了副对联给他,并叫他安心回家过年。说来也奇,对联贴出后,竟无人上门讨债了。原来,对联上写着:
是君子容我过年;是小人找我要钱。
横额是:看刀子。
一九四五年出现于湘西一土地庙的一副对联,是用土地公与土地婆一问一答的对话口吻写的:
咦!哪里放炮?
哦!他们过年!
炮指爆竹;他们指地主豪绅。平平常常十个字,生动表现了穷苦百姓在过年时的凄凉景况和他们的愤恨不满,读来诙谐有趣。
相传,从前有位粗通文墨的小康人家子弟,平时不知节俭,把祖上留下的财产耗光了,又不务正业赚不了钱,到了年关手头拮据,无力置办年货,怕左邻右舍见笑,便在门上贴了一副遮丑联:
行节俭事;过淡泊年。
知他底细的,便在对联前加了两个字:
早行节俭事;免过淡泊年。
添上两字,想来这位曾“阔”过的人见了是会面赧的。
现在的农村,逢过春节,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庭院,除旧布新,男女老少都穿戴一新,除夕之夜合家团聚吃“团圆饭”。有联云:
上上下下,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添一岁;
家家户户,说说笑笑,欢欢喜喜,同过新年。
(梁新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