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名句·出处】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道德经》)【原文·语境】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道德经》节选【释义...
【名句·出处】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道德经》)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道德经》)
【释义·点评】
见:呈现。素:没有染色的生丝。朴:没有加工的木材。
意思是:(使民众)呈现出单纯素朴的状态,减少私心和欲望。
陈启文《但凭清心向明月》:
一些党员干部,作风不端,行事不正,以至于贪赃枉法、锒铛入狱,如果追根溯源,私欲太盛是祸根。欲壑难填,故而蚕食鲸吞;欲望失控,故而肆意妄为。正因此,“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是最基本的从政要求。
方勇等编撰《诸子百家名句鉴赏辞典》: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这句话出自《老子·十九章》,在老子看来,人应该按照自然的法则生活,保持清静素朴的心态,节制私欲,还淳返朴。只有这样,人们才可以生活得更好,人类社会才能更好地和谐共处。可以说,“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是老子为人类社会开出的一剂救世良方。
见:呈现。素:没有染色的生丝。朴:没有加工的木材。
意思是:(使民众)呈现出单纯素朴的状态,减少私心和欲望。
陈启文《但凭清心向明月》:
一些党员干部,作风不端,行事不正,以至于贪赃枉法、锒铛入狱,如果追根溯源,私欲太盛是祸根。欲壑难填,故而蚕食鲸吞;欲望失控,故而肆意妄为。正因此,“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是最基本的从政要求。
方勇等编撰《诸子百家名句鉴赏辞典》: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这句话出自《老子·十九章》,在老子看来,人应该按照自然的法则生活,保持清静素朴的心态,节制私欲,还淳返朴。只有这样,人们才可以生活得更好,人类社会才能更好地和谐共处。可以说,“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是老子为人类社会开出的一剂救世良方。
(杨新华 释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