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名句·出处】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道德经》)【原文·语境】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道德经》节选【释义·...
【名句·出处】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道德经》)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道德经》)
【释义·点评】
威:表现压服人的力量或使人敬畏的态度。
百姓不惧怕(统治者的)威压时,就会有(比威压更)大的威力要来了。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意在说明一旦民众不再惧怕统治者的威权,就表明他们已经忍无可忍,紧接着反抗的暴动就会到来。
威:表现压服人的力量或使人敬畏的态度。
百姓不惧怕(统治者的)威压时,就会有(比威压更)大的威力要来了。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意在说明一旦民众不再惧怕统治者的威权,就表明他们已经忍无可忍,紧接着反抗的暴动就会到来。
(杨新华 释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