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名句·出处】差若豪厘,缪以千里。(《礼记·经解》)【原文·语境】易曰:“君子慎始,差若豪厘,缪以千里。”此之谓也。 ——《礼记·经解》节选【释义点评】 豪:古同“毫”。意思是: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
【名句·出处】
差若豪厘,缪以千里。(《礼记·经解》)
【原文·语境】
易曰:“君子慎始,差若豪厘,缪以千里。”此之谓也。
——《礼记·经解》节选
【释义·点评】
豪:古同“毫”。意思是: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成语“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失之毫厘,差以千里”“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等均出此。
曾国藩 《致刘孟容书》:
差若毫厘,谬以千里。词气之缓急,韵味之厚薄,属文者一不慎,则规模立变。
闻一多《屈原问题》:
孙先生却把它看成先有文人,而后变成弄臣。这一来,真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了!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6回:
进不了那座清秘堂,用个部属中书,已就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了。
姚思廉《陈书·虞荔传》:
夫安危之兆,祸福之机,匪独天时,亦由人事。失之毫厘,差以千里。是以明智之士,据重位而不倾,执大节而不失,岂惑於浮辞哉?
魏收《魏书·乐志》:
但气有盈虚,黍有巨细,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杨新华 释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