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名句·出处】 室有语,不相尽,以告邻里。(司马迁《史记·乐毅列传》)【原文·语境】 燕王恨不用乐闲,乐闲既在赵,乃遗乐闲书曰:“纣之时,箕子不用,犯谏不怠,以冀其听;商容不达,身祇辱焉,以冀其变。及...
【名句·出处】
室有语,不相尽,以告邻里。(司马迁《史记·乐毅列传》)
【原文·语境】
燕王恨不用乐闲,乐闲既在赵,乃遗乐闲书曰:“纣之时,箕子不用,犯谏不怠,以冀其听;商容不达,身祇辱焉,以冀其变。及民志不入,狱囚自出,然后二子退隐。故纣负桀暴之累,二子不失忠圣之名。何者?其忧患之尽矣。今寡人虽愚,不若纣之暴也;燕民虽乱,不若殷民之甚也。室有语,不相尽,以告邻里。二者,寡人不为君取也。”
——司马迁《史记 · 乐毅列传》节选
【释义·点评】
室:家。相尽:彼此畅所欲言,毫无保留。
意思是:家里有话,不说开,却去告诉了街坊邻居。
“室有语,不相尽,以告邻里”是一种不妥的行为,等于家丑外扬了。燕王不用乐闲,乐闲投赵。燕王后悔,想劝回乐闲,于是给乐闲写信。“室有语,不相尽,以告邻里”就是燕王信里的话,言下之意,他和乐闲的事还属于内部矛盾,有什么话当面说开就可以了,不该投奔“外人”赵国。
(杨新华 释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