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名句·出处】 百姓不足,君谁与足?(范晔《后汉书·杨震列传》)【原文·语境】时诏遣使者大为阿母修第,中常侍樊丰及侍中周广、谢恽等更相扇动,倾摇朝廷。震复上疏曰:“……臣闻师言:‘上之所取,财尽则怨,...
【名句·出处】
百姓不足,君谁与足?(范晔《后汉书·杨震列传》)
【原文·语境】
时诏遣使者大为阿母修第,中常侍樊丰及侍中周广、谢恽等更相扇动,倾摇朝廷。震复上疏曰:“……臣闻师言:‘上之所取,财尽则怨,力尽则叛。’怨叛之人,不可复使,故曰:‘百姓不足,君谁与足?’惟陛下度之。”
——《后汉书·杨震列传》节选
时诏遣使者大为阿母修第,中常侍樊丰及侍中周广、谢恽等更相扇动,倾摇朝廷。震复上疏曰:“……臣闻师言:‘上之所取,财尽则怨,力尽则叛。’怨叛之人,不可复使,故曰:‘百姓不足,君谁与足?’惟陛下度之。”
——《后汉书·杨震列传》节选
【释义·点评】
谁与(孰与):与谁。
“百姓不足,君谁与足”语本《论语·颜渊》:“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意思是:百姓不富足,国君和谁一起富足呢?
也就是说,只有百姓富足了,国君(国家)才能富足。“百姓不足,君谁与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体现了古代“民为邦本”的思想。
(杨新华 释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