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名句·出处】 关西出将,关东出相。(范晔《后汉书·虞诩传》)【原文·语境】永初四年,羌胡反乱,残破并、凉,大将军邓骘以军役方费,事不相赡,欲弃凉州,并力北边,乃会公卿集议。骘曰:“譬若衣败,坏一以相...
【名句·出处】
关西出将,关东出相。(范晔《后汉书·虞诩传》)
【原文·语境】
永初四年,羌胡反乱,残破并、凉,大将军邓骘以军役方费,事不相赡,欲弃凉州,并力北边,乃会公卿集议。骘曰:“譬若衣败,坏一以相补,犹有所完。若不如此,将两无所保。”议者咸同。诩闻之,乃说李修曰:“窃闻公卿定策当弃凉州,求之愚心,未见其便。先帝开拓土字,劬劳后定,而今惮小费,举而弃之。凉州既弃,即以三辅为塞;三辅为塞,则园陵单外。此不可之甚者也。喭曰:‘关西出将,关东出相。’观其习兵壮勇,实过馀州。……”
——《后汉书·虞诩传》节选
永初四年,羌胡反乱,残破并、凉,大将军邓骘以军役方费,事不相赡,欲弃凉州,并力北边,乃会公卿集议。骘曰:“譬若衣败,坏一以相补,犹有所完。若不如此,将两无所保。”议者咸同。诩闻之,乃说李修曰:“窃闻公卿定策当弃凉州,求之愚心,未见其便。先帝开拓土字,劬劳后定,而今惮小费,举而弃之。凉州既弃,即以三辅为塞;三辅为塞,则园陵单外。此不可之甚者也。喭曰:‘关西出将,关东出相。’观其习兵壮勇,实过馀州。……”
——《后汉书·虞诩传》节选
【释义·点评】
关西:函谷关以西的地方,今陕西、甘肃二省。关东:函谷关以东的地方,约今河南省、山东省等地。
“关西出将,关东出相”这句谚语,说出了从秦到东汉期间的一种现象,即函谷关以西地区产生的将帅之才比较多,函谷关以东地区产生的宰相之才比较多。
究其原因,与当时函谷关以西战事多发,民风尚武,而函谷关以东地区受儒学影响,民风崇文有关。
房玄龄《晋书·载记第十八 姚兴下》
兴如三原,顾谓群臣曰:“古人有言‘关东出相,关西出将’。三秦饶俊异,汝颍多奇士。……”
关西:函谷关以西的地方,今陕西、甘肃二省。关东:函谷关以东的地方,约今河南省、山东省等地。
“关西出将,关东出相”这句谚语,说出了从秦到东汉期间的一种现象,即函谷关以西地区产生的将帅之才比较多,函谷关以东地区产生的宰相之才比较多。
究其原因,与当时函谷关以西战事多发,民风尚武,而函谷关以东地区受儒学影响,民风崇文有关。
房玄龄《晋书·载记第十八 姚兴下》
兴如三原,顾谓群臣曰:“古人有言‘关东出相,关西出将’。三秦饶俊异,汝颍多奇士。……”
(杨新华 释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