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名句·出处】 行有佩玉之节,动有庠序之仪。(范晔《后汉书·左雄传》)【原文·语境】是时大司农刘据以职事被谴,召诣尚书,传呼促步,又加以捶扑。雄上言:“九卿位亚三事,班在大臣,行有佩玉之节,动有庠序之...
【名句·出处】
行有佩玉之节,动有庠序之仪。(范晔《后汉书·左雄传》)
【原文·语境】
是时大司农刘据以职事被谴,召诣尚书,传呼促步,又加以捶扑。雄上言:“九卿位亚三事,班在大臣,行有佩玉之节,动有庠序之仪。孝明皇帝始有扑罚,皆非古典。”帝从而改之,其后九卿无复捶扑者。
——《后汉书·左雄传》节选
是时大司农刘据以职事被谴,召诣尚书,传呼促步,又加以捶扑。雄上言:“九卿位亚三事,班在大臣,行有佩玉之节,动有庠序之仪。孝明皇帝始有扑罚,皆非古典。”帝从而改之,其后九卿无复捶扑者。
——《后汉书·左雄传》节选
【释义·点评】
庠序:泛指学校。殷代叫庠,周代叫序。
意思是:行走有身上的佩玉加以节制,举止有庠序礼教那样的仪态。
左雄在这里是让皇帝给犯错的大臣留点尊严,不要又是“促步”又是“捶扑”的,毕竟他们是“行有佩玉之节,动有庠序之仪”的高官贵族。
庠序:泛指学校。殷代叫庠,周代叫序。
意思是:行走有身上的佩玉加以节制,举止有庠序礼教那样的仪态。
左雄在这里是让皇帝给犯错的大臣留点尊严,不要又是“促步”又是“捶扑”的,毕竟他们是“行有佩玉之节,动有庠序之仪”的高官贵族。
(杨新华 释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