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名句·出处】 邓林千里,不能无偏枯之木。(葛洪《抱朴子·博喻》)【原文·语境】 琼珉山积,不能无挟瑕之器;邓林千里,不能无偏枯之木。 ——葛洪《抱朴子·博喻》节选【释义·点评】 邓林:《山海经·海外...
【名句·出处】
邓林千里,不能无偏枯之木。(葛洪《抱朴子·博喻》)
【原文·语境】
琼珉山积,不能无挟瑕之器;邓林千里,不能无偏枯之木。
——葛洪《抱朴子·博喻》节选
【释义·点评】
邓林:《山海经·海外北经》云:“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据清代学者毕沅考证,“邓”“桃”音近,“邓林”即“桃林”。另有一说:邓、大音近,“邓林”即大树林。
意思是:千里的大树林,不可能没有因病害而枯萎的树木。比喻人一多就会什么样的人都有。
(杨新华 释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