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名句·出处】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宫》)【原文·语境】 故古者冕而前旒,所以蔽明也;统絖塞耳,所以弇聪也。故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宫》节...
【名句·出处】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宫》)
【原文·语境】
故古者冕而前旒,所以蔽明也;统絖塞耳,所以弇聪也。故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宫》节选
【释义·点评】
纤微皆审谓之察(贾谊《道术》)。水太清了,鱼就无法生存;人太苛察,对人求全责备,就交不到朋友。《汉书·东方朔传》中也有相同表述。
高深《对探路者适当宽容》:
古人云:“至高明而道中庸”,凡事不可过激,因此有“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的古训。
葛泉《宽严适度 刚柔相济》:
有道是“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为了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应当加大容人之量,拓宽进言之路。
(杨新华 释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