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名句·出处】 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晏子春秋·内篇》)【原文·语境】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故《诗》曰:“人而无礼,胡不遄死?”礼不可无也。 ——《晏子春秋·内篇》节选 【释义...
【名句·出处】
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晏子春秋·内篇》)
【原文·语境】
景公饮酒酣,曰:“今日愿与诸大夫为乐饮,请无为礼。”晏子蹴然改容曰:“君之言过矣!群臣固欲君之无礼也。力多足以胜其长,勇多足以弑君,而礼不使也。禽兽以力为政,强者犯弱,故日易主,今君去礼,则是禽兽也。群臣以力为政,强者犯弱,而日易主,君将安立矣!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故《诗》曰:‘人而无礼,胡不遄死。’礼不可无也。”
——《晏子春秋·内篇》节选
【释义·点评】
意思是:人之所以比禽兽高贵,是因为人是有礼约束的。“凡”表示所有的。
晏子认为,礼是区别人与禽兽的标准。没有礼,人就成了禽兽。作为一国之君,如果带头不讲礼,国家根本就会动摇。
运用举例——
曹雅欣《国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
《晏子春秋》说,“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孔子也说,“不学礼,无以立”。礼仪教化,是人类告别野性的转折点;礼仪风度,是君子为人立世的文明坐标。
任仲平《论讲礼貌》:
礼貌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标志。正如《晏子春秋》所说:“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
(杨新华 释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