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名句 >> 内容

儒者……可杀而不可辱也;士可杀不可辱。

时间:2018-06-27 07:38:54 点击:

  核心提示:【名句·出处】 儒者可亲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杀而不可辱也。(《礼记·儒行》) 士可杀不可辱。(《明史·王鏊传》))【原文·语境】   儒者可亲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杀而不可辱也。其居...

 

【名句·出处】
    儒者可亲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杀而不可辱也。(《礼记·儒行》)
    士可杀不可辱。(《明史·王鏊传》))

【原文·语境】
    儒者可亲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杀而不可辱也。其居处不淫,其饮食不溽(rù)。其过失可微辨,而不可数也。其刚毅有如此者。
                ——《礼记·儒行》节选
    鏊谓谨曰:“士可杀不可辱。今辱且杀之,吾尚何颜居此。”
               ——《明史·王鏊传》节选

【释义·点评】
    《礼记·儒行》通过孔子与鲁哀公的对话,从不同方面描述了一个真正儒者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儒者,就是尊崇儒学、通习儒家经书的人。汉代以后泛指一般读书人。而“士”是春秋末年以后统治阶级中知识分子的统称。所以“士”与“儒者”的涵义有交集,“士”囊括的范围更广。“士可杀不可辱”最早就是出自《礼记·儒行》,是对“儒者……可杀而不可辱也”的总结概括。“儒者可亲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杀而不可辱也”意思是说,儒者可以亲近而不可威胁,可以接近而不可逼迫,可以杀害而不可侮辱。不难看出,这里勾勒出的是儒者的人格特点。即便是有威权者,你也只可以对儒者、士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他们的人格尊严凛然不可侵犯。如果你想用强权迫使他们屈服,他们宁可去死也不会忍受侮辱。把这样的人格尊严用“士可杀不可辱”来形容,简洁而准确,所以得以流传。“士可杀不可辱”运用实例——
    刘立军《习仲勋文革谈某高知自杀:“士可杀不可辱”》:
    事后,习仲勋对余心清的自杀非常惋惜,他曾经对其秘书张志功(后曾任中共中央统战部办公厅主任)说:“余老是一位跟着党走的高级知识分子,刚直不阿,为人正派。‘士可杀不可辱’,他哪能受得了那种侮辱呢?我那时要是在北京,开导开导他,他兴许就不会走这条路了。”
    康荦《邹静之:有钱难买爷乐意》:
    “为什么中国古人说士可杀不可辱、不吃嗟来之食,他们把精神看得比生命还要重要。”
    顾赞良《另一种标杆——再说林秀贞》: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每一个人都有自尊心,都不愿受到侮辱。古人讲“士可杀不可辱”就是这个道理。

杨新华 释评

编辑:杨新华 来源:编辑释评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东篱网(www.dongliw.com) ©
  • 联系我们 Email:yxh583*sohu.com
  • 版权声明:本站古文名句、典故故事、诗词名句、诗联漫话、格言警语、民歌辑览等栏目,依法享有编辑著作权,严禁将本站内容作任何形式的翻版。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0948号

    冀ICP备160301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