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名句·出处】 不为无益之事,何以悦有涯之生。(董其昌《倣李营邱寒山图·序》)【原文·语境】 余结念泉石,薄于宦情,则得画道之助。陶隐居云:“若不为无益之事,何以悦有涯之生!”千古同情,惟予独信,...
【名句·出处】
不为无益之事,何以悦有涯之生。(董其昌《倣李营邱寒山图·序》)
不为无益之事,何以悦有涯之生。(董其昌《倣李营邱寒山图·序》)
【原文·语境】
余结念泉石,薄于宦情,则得画道之助。陶隐居云:“若不为无益之事,何以悦有涯之生!”千古同情,惟予独信,非可向俗人道也。
——董其昌《倣李营邱寒山图·序》节选
余结念泉石,薄于宦情,则得画道之助。陶隐居云:“若不为无益之事,何以悦有涯之生!”千古同情,惟予独信,非可向俗人道也。
——董其昌《倣李营邱寒山图·序》节选
【释义·点评】
其实“不为无益之事,何以悦有涯之生”并非陶弘景语。钱锺书先生《管锥编》对此曾有订正:
又按郑氏(指郑文焯)谓“不为无益之事,何以悦有涯之生”,见诸陶弘景“上梁武帝论书”,似误,卷四六《与梁武帝启》七首初无此也。两语历代称引,实出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二论鉴识、收藏、购求、阅玩一节:“既而叹曰:‘若复不为无益之事,则安能悦有涯之生。’是以爱好愈笃,近于成癖。”
随后,钱先生又指出了董其昌的误记:
然董其昌《容台集·诗集》卷四《倣李营丘寒山图·序》云·“余结念泉石,薄于宦情,则得画道之助。陶隐居云:‘若不为无益之事,何以悦有涯之生!’千古同情,惟予独信,非可向俗人道也”;早误主名。
可见“不为无益之事,何以悦有涯之生”,先是明代董其昌误为陶弘景语,后又有清代郑文焯以讹传讹。
但唐代张彦远“若复不为无益之事,则安能悦有涯之生”,的确不如“不为无益之事,何以悦有涯之生”精炼晓畅,后者得以流传实亦有因。
无论是张彦远论收藏,还是董其昌论画道,均非“经世之学”,也无关功名利禄,在有些人眼中,这都属“无益之事”。然而这“无益之事”却有陶情怡性、愉悦身心的作用。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这就是所谓的“有涯之生”。“不为无益之事,何以悦有涯之生”,意思就是不干点没什么利益的事,拿什么来使这有限的生命过得高兴快乐呢?请注意他们眼中的“无益之事”,实际上是一种高雅的艺术爱好,而并非什么“吃喝嫖赌”。所以董其昌说“非可向俗人道也”。一则俗人不能理解为何要经营这些“无益之事”;再则怕俗人会把“不为无益之事,何以悦有涯之生”作为借口,来为自己浑浑噩噩、游戏人生的行为开脱。那样一来,岂非贻害后生?
由“不为无益之事,何以悦有涯之生”还衍生出了另一句话“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将另章阐述。
其实“不为无益之事,何以悦有涯之生”并非陶弘景语。钱锺书先生《管锥编》对此曾有订正:
又按郑氏(指郑文焯)谓“不为无益之事,何以悦有涯之生”,见诸陶弘景“上梁武帝论书”,似误,卷四六《与梁武帝启》七首初无此也。两语历代称引,实出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二论鉴识、收藏、购求、阅玩一节:“既而叹曰:‘若复不为无益之事,则安能悦有涯之生。’是以爱好愈笃,近于成癖。”
随后,钱先生又指出了董其昌的误记:
然董其昌《容台集·诗集》卷四《倣李营丘寒山图·序》云·“余结念泉石,薄于宦情,则得画道之助。陶隐居云:‘若不为无益之事,何以悦有涯之生!’千古同情,惟予独信,非可向俗人道也”;早误主名。
可见“不为无益之事,何以悦有涯之生”,先是明代董其昌误为陶弘景语,后又有清代郑文焯以讹传讹。
但唐代张彦远“若复不为无益之事,则安能悦有涯之生”,的确不如“不为无益之事,何以悦有涯之生”精炼晓畅,后者得以流传实亦有因。
无论是张彦远论收藏,还是董其昌论画道,均非“经世之学”,也无关功名利禄,在有些人眼中,这都属“无益之事”。然而这“无益之事”却有陶情怡性、愉悦身心的作用。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这就是所谓的“有涯之生”。“不为无益之事,何以悦有涯之生”,意思就是不干点没什么利益的事,拿什么来使这有限的生命过得高兴快乐呢?请注意他们眼中的“无益之事”,实际上是一种高雅的艺术爱好,而并非什么“吃喝嫖赌”。所以董其昌说“非可向俗人道也”。一则俗人不能理解为何要经营这些“无益之事”;再则怕俗人会把“不为无益之事,何以悦有涯之生”作为借口,来为自己浑浑噩噩、游戏人生的行为开脱。那样一来,岂非贻害后生?
由“不为无益之事,何以悦有涯之生”还衍生出了另一句话“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将另章阐述。
(杨新华 释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