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名句·出处】 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庄子·缮性》)【原文·语境】乐全之谓得志。古之所谓得志者,非轩冕之谓也,谓其无以益其乐而已矣。今之所谓得志者,轩冕之谓也。轩冕在身,非性命也,物...
【名句·出处】
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庄子·缮性》)
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庄子·缮性》)
【原文·语境】
乐全之谓得志。古之所谓得志者,非轩冕之谓也,谓其无以益其乐而已矣。今之所谓得志者,轩冕之谓也。轩冕在身,非性命也,物之傥来,寄者也。寄之,其来不可圉,其去不可止。故不为轩冕肆志,不为穷约趋俗,其乐彼与此同,故无忧而已矣。今寄去则不乐,由是观之,虽乐,未尝不荒也。故曰: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
——《庄子·缮性》节选
乐全之谓得志。古之所谓得志者,非轩冕之谓也,谓其无以益其乐而已矣。今之所谓得志者,轩冕之谓也。轩冕在身,非性命也,物之傥来,寄者也。寄之,其来不可圉,其去不可止。故不为轩冕肆志,不为穷约趋俗,其乐彼与此同,故无忧而已矣。今寄去则不乐,由是观之,虽乐,未尝不荒也。故曰: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
——《庄子·缮性》节选
【释义·点评】
意思是:在身外之物上丧失了自己,在世俗上迷失了本性的人,可称他们为本末倒置之人。
刘隆有《庄子垂钓 》:
一味冠冕是求,“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为物欲而丧失独立人格,趋恶俗而抛却朴素本性,实在是本末倒置。
(杨新华 释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