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名句·出处】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德经》)【原文·语境】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
【名句·出处】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德经》)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德经》)
【释义·点评】
第一个“道”是名词,哲学概念,指世上物质的本体或万物变化的规律;第二个“道”是动词,指言语、言说;第三个“道”与第一个“道”基本同义。第一个“名”是名词,物质的概念;第二个“名”是动词,命名;第三个“名”与第一个“名”同义。“常”,恒常。
这句话的意思是:“道”可以言说的,就不是恒常的“道”。“名”可以叫得出的,就不是恒常的“名”。也就是说,你可以说出的只是“道”的某个表现形式,不可能说出“道”的本体;只可命名某个具体事物,但那不是“恒常存在”的事物概念,恒常存在的事物概念是无法命名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说明了人的局限性,人自以为能说清楚的,其实恰恰就偏离了“道”;能叫得出名的,是用名称替代了事物的本性。
张海晏《道可道,应该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是《老子》开篇中的至理名言。然而,富有幽默感的人总会如此诘问老子:既然“道”不可道,那你何不就此打住,而要说三道四,洋洋洒洒写下“五千言”呢?这确实是《老子》本身的一个悖论。
第一个“道”是名词,哲学概念,指世上物质的本体或万物变化的规律;第二个“道”是动词,指言语、言说;第三个“道”与第一个“道”基本同义。第一个“名”是名词,物质的概念;第二个“名”是动词,命名;第三个“名”与第一个“名”同义。“常”,恒常。
这句话的意思是:“道”可以言说的,就不是恒常的“道”。“名”可以叫得出的,就不是恒常的“名”。也就是说,你可以说出的只是“道”的某个表现形式,不可能说出“道”的本体;只可命名某个具体事物,但那不是“恒常存在”的事物概念,恒常存在的事物概念是无法命名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说明了人的局限性,人自以为能说清楚的,其实恰恰就偏离了“道”;能叫得出名的,是用名称替代了事物的本性。
张海晏《道可道,应该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是《老子》开篇中的至理名言。然而,富有幽默感的人总会如此诘问老子:既然“道”不可道,那你何不就此打住,而要说三道四,洋洋洒洒写下“五千言”呢?这确实是《老子》本身的一个悖论。
(杨新华 释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