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名句·出处】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道德经》)【原文·语境】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名句·出处】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道德经》)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道德经》)
【原文·语境】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道德经》节选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道德经》节选
【释义·点评】
大道:自然、社会的法则。六亲:六种亲属,说法不一,较早的一种说法是指父、母、兄、弟、妻、子,后泛指亲属。昏乱:政治黑暗。
社会运行的“大道”废弃了,才会提倡仁义;聪明智巧出现了,就有了伪诈;六亲不和睦,才会彰显孝慈;国家出现了混乱,才能显出忠臣。
在老子看来,仁义、智慧、孝慈、忠臣,都是背道反常的产物,这些看似美好的概念,是在人和社会失去本真的状态下才出现的,没有什么可值得称道的。
常卫《“无为而治”与现代管理》:
老子既反对儒家推行“以德治国”,又反对“以智治国”。指出:“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子;国家混乱,有忠臣。”
大道:自然、社会的法则。六亲:六种亲属,说法不一,较早的一种说法是指父、母、兄、弟、妻、子,后泛指亲属。昏乱:政治黑暗。
社会运行的“大道”废弃了,才会提倡仁义;聪明智巧出现了,就有了伪诈;六亲不和睦,才会彰显孝慈;国家出现了混乱,才能显出忠臣。
在老子看来,仁义、智慧、孝慈、忠臣,都是背道反常的产物,这些看似美好的概念,是在人和社会失去本真的状态下才出现的,没有什么可值得称道的。
常卫《“无为而治”与现代管理》:
老子既反对儒家推行“以德治国”,又反对“以智治国”。指出:“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子;国家混乱,有忠臣。”
(杨新华 释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