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名句·出处】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 (《道德经》)【原文·语境】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名句·出处】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 (《道德经》)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 (《道德经》)
【原文·语境】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道德经》节选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道德经》节选
【释义·点评】
不与:意谓不争,不正面冲突。
善于统率战士的,不逞其勇武;善于打仗的,不会被激怒;善于战胜敌人的,不与敌人正面冲突。
布汝奎《“低姿势”让学校办出“高境界”》: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放下身段“低姿势”的校长,“为之下”的校长,也就是步入“专业化”的校长。
不与:意谓不争,不正面冲突。
善于统率战士的,不逞其勇武;善于打仗的,不会被激怒;善于战胜敌人的,不与敌人正面冲突。
布汝奎《“低姿势”让学校办出“高境界”》: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放下身段“低姿势”的校长,“为之下”的校长,也就是步入“专业化”的校长。
(杨新华 释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