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名句·出处】 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周易·说卦》)【原文·语境】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
【名句·出处】
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周易·说卦》)
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周易·说卦》)
【原文·语境】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
——《周易·说卦》节选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
——《周易·说卦》节选
【释义·点评】
《说卦》是阐述六十四卦卦序排列原理和各卦的属性意义的。“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讲的是先哲是怎么创作《易》的。意思是说,先圣为了顺应性命运行的原理,所以确立了天道的象征符号,称为阴和阳;确立了象征地道的概念,称作柔与刚;确立了象征人道的常理,称作仁与义。
《前汉纪·孝成皇帝纪二》:
荀悦曰:经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阴阳之节,在于四时五行;仁义之大体,在于三纲六纪。上下咸序,五品有章。淫则荒越,民失其性。于是在上者则天之经,因地之义,立度宣教,以制其中。施之当时则为道德,垂之后世则为典经。
杨庆中《挖掘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当代价值》:
古人讲和谐,特别重视宇宙的大和谐,就是天、地、人的和谐,可以引申为自然、社会、人三者之间的和谐。《周易》说:“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天道、地道、人道,被称为“三才之道”。其中,天道阴阳,地道柔刚,人道仁义,表明天地人各有其特点。但因为他们都遵从于“道”,所以在“道”的层面上,三者又有内在的一致性和相成互补性,这是宇宙大和谐的基础和前提。
冯之浚《循环经济符合天人和谐的文化理念》:
《易传》认为,天有天之道,地有地之道,人有人之道。“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说卦》)天地之首,即指自然界阴阳刚柔的变化法则、规律。人道指的是道德准则和治国原则。人道应当效法天道,也就是说,人要服从普遍规律。
《说卦》是阐述六十四卦卦序排列原理和各卦的属性意义的。“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讲的是先哲是怎么创作《易》的。意思是说,先圣为了顺应性命运行的原理,所以确立了天道的象征符号,称为阴和阳;确立了象征地道的概念,称作柔与刚;确立了象征人道的常理,称作仁与义。
《前汉纪·孝成皇帝纪二》:
荀悦曰:经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阴阳之节,在于四时五行;仁义之大体,在于三纲六纪。上下咸序,五品有章。淫则荒越,民失其性。于是在上者则天之经,因地之义,立度宣教,以制其中。施之当时则为道德,垂之后世则为典经。
杨庆中《挖掘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当代价值》:
古人讲和谐,特别重视宇宙的大和谐,就是天、地、人的和谐,可以引申为自然、社会、人三者之间的和谐。《周易》说:“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天道、地道、人道,被称为“三才之道”。其中,天道阴阳,地道柔刚,人道仁义,表明天地人各有其特点。但因为他们都遵从于“道”,所以在“道”的层面上,三者又有内在的一致性和相成互补性,这是宇宙大和谐的基础和前提。
冯之浚《循环经济符合天人和谐的文化理念》:
《易传》认为,天有天之道,地有地之道,人有人之道。“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说卦》)天地之首,即指自然界阴阳刚柔的变化法则、规律。人道指的是道德准则和治国原则。人道应当效法天道,也就是说,人要服从普遍规律。
(杨新华 释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