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名句 >> 内容

《诗》无达诂。

时间:2021-06-07 07:41:20 点击:

  核心提示:【名句·出处】 《诗》无达诂。(董仲舒《春秋繁露·精华》)【原文·语境】难晋事者曰:《春秋》之法,未逾年之君称子,盖人心之正也。到里克杀奚齐,避此正辞而称君之子,何也?曰:所闻《诗》无达诂,《易》无达...
【名句·出处】
    《诗》无达诂。(董仲舒《春秋繁露·精华》)
【原文·语境】
    难晋事者曰:《春秋》之法,未逾年之君称子,盖人心之正也。到里克杀奚齐,避此正辞而称君之子,何也?曰:所闻《诗》无达诂,《易》无达占,《春秋》无达辞,从变从义,而一以奉人。仁人录其同姓之祸,固宜异操。
              ——董仲舒《春秋繁露·精华》节选
【释义·点评】
    《诗》:诗经。达:把意思表达得晓畅明白。诂:用当代的话解释古代的语言叫“诂”。
    “诗无达诂”的意思是:(后人)对《诗经》没有确切的训诂或解释。
    也就是说,《诗经》所提供的文本具有多义性,各人所处的时代或阅历不同,对《诗经》的解释也会不同。所以,“诗无达诂”在后世又被引申为审美鉴赏中的差异性。同一部作品,鉴赏者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汪建新《毛泽东诗词与中国故事》:
    毛泽东诗词毕竟是古典诗词,难免发生误读,正所谓“诗无达诂”。一般情况下,毛泽东是主张诗人不解诗的。1966年,胡乔木主编的《毛主席诗词》注释本被毛泽东否定了,理由是:“诗不宜注,古来注杜诗的很多,少有注得好的,不要注了。”
    易行《为作诗而读诗》:
    虽说“诗无达诂”,诗的好坏很难定出一个严格的计量标准,但我赞同清代张问陶说的“天籁自鸣天趣足,好诗不过近人情”。

杨新华 释评

编辑:杨新华 来源:编辑释评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东篱网(www.dongliw.com) ©
  • 联系我们 Email:yxh583*sohu.com
  • 版权声明:本站古文名句、典故故事、诗词名句、诗联漫话、格言警语、民歌辑览等栏目,依法享有编辑著作权,严禁将本站内容作任何形式的翻版。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0948号

    冀ICP备160301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