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名句·出处】 不为名之名,其至矣乎!为名之名,其次也。(扬雄《扬子法言·孝至卷第十三》)【原文·语境】“子有含菽縕絮而致滋美其亲,将以求孝也。人曰伪,如之何?”曰:“假儒衣书,服而读之,三月不归,孰...
【名句·出处】
不为名之名,其至矣乎!为名之名,其次也。(扬雄《扬子法言·孝至卷第十三》)
不为名之名,其至矣乎!为名之名,其次也。(扬雄《扬子法言·孝至卷第十三》)
【原文·语境】
“子有含菽縕絮而致滋美其亲,将以求孝也。人曰伪,如之何?”曰:“假儒衣书,服而读之,三月不归,孰曰非儒也?”或曰:“何以处伪?”曰:“有人则作,无人则辍之谓伪。观人者,审其作辍而已矣。”
不为名之名,其至矣乎!为名之名,其次也。
——扬雄《扬子法言·孝至卷第十三》节选
“子有含菽縕絮而致滋美其亲,将以求孝也。人曰伪,如之何?”曰:“假儒衣书,服而读之,三月不归,孰曰非儒也?”或曰:“何以处伪?”曰:“有人则作,无人则辍之谓伪。观人者,审其作辍而已矣。”
不为名之名,其至矣乎!为名之名,其次也。
——扬雄《扬子法言·孝至卷第十三》节选
【释义·点评】
不是为了博取美名而得到的美名,这是美名的最高境界了吧。为了博取美名而获得的美名,这美名就是次一等的了。
也就是说,人无论做什么事,都应该放下功利心,这样获得的美名才货真价实;当然,如果为了获得美名而去做好事善事,也是好的,但思想境界毕竟低了一个层次。
(杨新华 释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