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名句·出处】 事莫明于有效,论莫定于有证。(王充《论衡·薄葬》)【原文·语境】以为死人有知,与生人无以异,孔子非之,而亦无以定实然。而陆贾之论,两无所处。刘子政奏,亦不能明儒家无知之验、墨家有知之故...
【名句·出处】
事莫明于有效,论莫定于有证。(王充《论衡·薄葬》)
事莫明于有效,论莫定于有证。(王充《论衡·薄葬》)
【原文·语境】
以为死人有知,与生人无以异,孔子非之,而亦无以定实然。而陆贾之论,两无所处。刘子政奏,亦不能明儒家无知之验、墨家有知之故。事莫明于有效,论莫定于有证。空言虚语,虽得道心,人犹不信。是以世俗轻愚信祸福者,畏死不惧义,重死不顾生,竭财以事神,空家以送终。辩士文人有效验,若墨家之以杜伯为据,则死无知之实可明,薄葬省财之教可立也。
——王充《论衡·薄葬》节选
以为死人有知,与生人无以异,孔子非之,而亦无以定实然。而陆贾之论,两无所处。刘子政奏,亦不能明儒家无知之验、墨家有知之故。事莫明于有效,论莫定于有证。空言虚语,虽得道心,人犹不信。是以世俗轻愚信祸福者,畏死不惧义,重死不顾生,竭财以事神,空家以送终。辩士文人有效验,若墨家之以杜伯为据,则死无知之实可明,薄葬省财之教可立也。
——王充《论衡·薄葬》节选
【释义·点评】
对事物最好的证明是有效果,对论点最好的认定是有证据。
林丽鹂《中国经济的“压舱石”》:
“事莫明于有效,论莫定于有证”。中国始终是世界经济的稳定之锚、增长之源,并以实际行动传递出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和推进自由贸易的积极信息。
陈瑛《中华传统美德的魅力》:
中华传统美德注重知行合一,在重视道德认知的同时强调行,认为“口说不济事,要须实践”。也就是在重视人的道德教育和培养的同时,努力促进道德意识的实践和力行。这不但是因为“知之非艰,行之惟艰”,更重要的是实践是检验真假对错的标准:“事莫明于有效,论莫定于有证。空言虚语,虽得道心,人犹不信。”
(杨新华 释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