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名句·出处】 屋漏在上,知者在下。(王充《论衡·答佞》)【原文·语境】佞人材高,论说丽美,因丽美之说,人主之威,人主心并不能责,知或不能觉。小佞材下,对乡失漏,际会不密,人君警悟,得知其故。大难小易...
【名句·出处】
屋漏在上,知者在下。(王充《论衡·答佞》)
屋漏在上,知者在下。(王充《论衡·答佞》)
【原文·语境】
佞人材高,论说丽美,因丽美之说,人主之威,人主心并不能责,知或不能觉。小佞材下,对乡失漏,际会不密,人君警悟,得知其故。大难小易也。屋漏在上,知者在下。漏大,下见之著;漏小,下见之微。
——王充《论衡·答佞》节选
佞人材高,论说丽美,因丽美之说,人主之威,人主心并不能责,知或不能觉。小佞材下,对乡失漏,际会不密,人君警悟,得知其故。大难小易也。屋漏在上,知者在下。漏大,下见之著;漏小,下见之微。
——王充《论衡·答佞》节选
【释义·点评】
屋顶漏雨在上面,知道漏雨的人在下面。比喻上面所犯的过错,下层民众最能感受到。
也作“屋漏在上,知之在下”,是古代谚语。
《三国志·王朗传》注引《魏书》:“夫屋漏在上,知之在下,然迷而知返,失道不远,过而能改,谓之不过。”
屋顶漏雨在上面,知道漏雨的人在下面。比喻上面所犯的过错,下层民众最能感受到。
也作“屋漏在上,知之在下”,是古代谚语。
《三国志·王朗传》注引《魏书》:“夫屋漏在上,知之在下,然迷而知返,失道不远,过而能改,谓之不过。”
(杨新华 释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