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名句·出处】 未之见而亲焉,可以往矣;久而不忘焉,可以来矣。(《管子·形势》)【原文·语境】乌鸟之狡,虽善不亲;不重之结,虽固必解。道之用也,贵其重也。毋与不可,毋强不能,毋告不知;与不可,强不能,...
【名句·出处】
未之见而亲焉,可以往矣;久而不忘焉,可以来矣。(《管子·形势》)
未之见而亲焉,可以往矣;久而不忘焉,可以来矣。(《管子·形势》)
【原文·语境】
乌鸟之狡,虽善不亲;不重之结,虽固必解。道之用也,贵其重也。毋与不可,毋强不能,毋告不知;与不可,强不能,告不知,谓之劳而无功。见与之交,几于不亲;见哀之役,几于不结;见施之德,几于不报;四方所归,心行者也。独王之国,劳而多祸;独国之君,卑而不威;自媒之女,丑而不信,未之见而亲焉,可以往矣;久而不忘焉,可以来矣。
——《管子·形势》节选
乌鸟之狡,虽善不亲;不重之结,虽固必解。道之用也,贵其重也。毋与不可,毋强不能,毋告不知;与不可,强不能,告不知,谓之劳而无功。见与之交,几于不亲;见哀之役,几于不结;见施之德,几于不报;四方所归,心行者也。独王之国,劳而多祸;独国之君,卑而不威;自媒之女,丑而不信,未之见而亲焉,可以往矣;久而不忘焉,可以来矣。
——《管子·形势》节选
【释义·点评】
意思是:尚未见面而就有亲近感,可以去投奔他了;经过了很长时间还难以忘怀,可以招他过来了。
这是说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要遵从内心的感觉。是不是投缘,是不是能经受时间的考验。
习近平《共同开创中阿关系的美好未来——在阿拉伯国家联盟总部的演讲》:
“未之见而亲焉,可以往矣;久而不忘焉,可以来矣。”来到阿拉伯国家,我和我的同事们都有一种亲近感。这是因为,在穿越时空的往来中,中阿两个民族彼此真诚相待,在古丝绸之路上出入相友,在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中甘苦与共,在建设国家的征程上守望相助。
(杨新华 释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