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名句·出处】 事或欲与利之,适足以害之;或欲害之,乃反以利之。(《淮南子·人间训》)【原文·语境】孔子读《易》,至《损》、《益》,未尝不愤然而叹,曰:“益损者,其王者之事与!事或欲与利之,适足以害之...
【名句·出处】
事或欲与利之,适足以害之;或欲害之,乃反以利之。(《淮南子·人间训》)
事或欲与利之,适足以害之;或欲害之,乃反以利之。(《淮南子·人间训》)
【原文·语境】
孔子读《易》,至《损》、《益》,未尝不愤然而叹,曰:“益损者,其王者之事与!事或欲与利之,适足以害之;或欲害之,乃反以利之。利害之反,祸福之门户,不可不察也。”
——《淮南子·人间训》节选
孔子读《易》,至《损》、《益》,未尝不愤然而叹,曰:“益损者,其王者之事与!事或欲与利之,适足以害之;或欲害之,乃反以利之。利害之反,祸福之门户,不可不察也。”
——《淮南子·人间训》节选
【释义·点评】
意思是:有些事有时想给它好处,恰恰却害了它;有时想害它,结果反而给它带来了好处。
《文子·微明》:
老子曰:事或欲利之,适足以害人,害之乃足以利之。
意思是:有些事有时想给它好处,恰恰却害了它;有时想害它,结果反而给它带来了好处。
《文子·微明》:
老子曰:事或欲利之,适足以害人,害之乃足以利之。
(杨新华 释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