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名句·出处】 神清志平,百节皆宁,养性之本也。(《淮南子·泰族训》)【原文·语境】治身,太上养神,其次养形;治国,太上养化,其次正法。神清志平,百节皆宁,养性之本也;肥肌肤,充肠腹,供嗜欲,养生之末...
【名句·出处】
神清志平,百节皆宁,养性之本也。(《淮南子·泰族训》)
神清志平,百节皆宁,养性之本也。(《淮南子·泰族训》)
【原文·语境】
治身,太上养神,其次养形;治国,太上养化,其次正法。神清志平,百节皆宁,养性之本也;肥肌肤,充肠腹,供嗜欲,养生之末也。
——《淮南子·泰族训》节选
治身,太上养神,其次养形;治国,太上养化,其次正法。神清志平,百节皆宁,养性之本也;肥肌肤,充肠腹,供嗜欲,养生之末也。
——《淮南子·泰族训》节选
【释义·点评】
百节:泛指身体的各器官和关节。养性:养生;性,通“生”。
意思是: 精神清爽志意平和,身体各部分都会康宁,这是养生的根本。
也就是说,保持情绪稳定,做到心平气和,是养生的重要方法,是维持身体健康的关键。亦即养身先养心。
百节:泛指身体的各器官和关节。养性:养生;性,通“生”。
意思是: 精神清爽志意平和,身体各部分都会康宁,这是养生的根本。
也就是说,保持情绪稳定,做到心平气和,是养生的重要方法,是维持身体健康的关键。亦即养身先养心。
(杨新华 释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