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名句·出处】 大匠不斫,大庖不豆,大勇不斗,大兵不寇。(《吕氏春秋·孟春纪·贵公》)【原文·语境】夫相,大官也。处大官者,不欲小察,不欲小智,故曰:大匠不斫,大庖不豆,大勇不斗,大兵不寇。桓公行公去...
【名句·出处】
大匠不斫,大庖不豆,大勇不斗,大兵不寇。(《吕氏春秋·孟春纪·贵公》)
大匠不斫,大庖不豆,大勇不斗,大兵不寇。(《吕氏春秋·孟春纪·贵公》)
【原文·语境】
夫相,大官也。处大官者,不欲小察,不欲小智,故曰:大匠不斫,大庖不豆,大勇不斗,大兵不寇。桓公行公去私恶,用管子而为五伯长;行私阿所爱,用竖刀而虫出于户。
——《吕氏春秋·孟春纪·贵公》节选
夫相,大官也。处大官者,不欲小察,不欲小智,故曰:大匠不斫,大庖不豆,大勇不斗,大兵不寇。桓公行公去私恶,用管子而为五伯长;行私阿所爱,用竖刀而虫出于户。
——《吕氏春秋·孟春纪·贵公》节选
【释义·点评】
大匠:高明的工匠。斫:砍削。大庖:善于烹调的厨师。豆:一种盛肉或其他食品的器皿,用作祭祀礼器。
意思是:高明的工匠不亲自砍削,高明的厨师不亲自排列食器,具有大勇的人不亲自格斗,真正的军队不会像匪寇一样祸害百姓。
也就是说,站位和格局决定了人的行为方式,善谋大者不谋小。
(杨新华 释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