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名句·出处】 所言公,公言之;所言私,王者无私。(《汉书·文帝纪》)【原文·语境】昌至渭桥,丞相已下皆迎。昌还报,代王乃进至渭桥。群臣拜谒称臣,代王下拜。太尉勃进曰:“愿请间。”宋昌曰:“所言公,公...
【名句·出处】
所言公,公言之;所言私,王者无私。(《汉书·文帝纪》)
所言公,公言之;所言私,王者无私。(《汉书·文帝纪》)
【原文·语境】
昌至渭桥,丞相已下皆迎。昌还报,代王乃进至渭桥。群臣拜谒称臣,代王下拜。太尉勃进曰:“愿请间。”宋昌曰:“所言公,公言之;所言私,王者无私。”太尉勃乃跪上天子玺。代王谢曰:“至邸而议之。”
——《汉书·文帝纪》节选
昌至渭桥,丞相已下皆迎。昌还报,代王乃进至渭桥。群臣拜谒称臣,代王下拜。太尉勃进曰:“愿请间。”宋昌曰:“所言公,公言之;所言私,王者无私。”太尉勃乃跪上天子玺。代王谢曰:“至邸而议之。”
——《汉书·文帝纪》节选
【释义·点评】
意思是:要说的话是公事,那就公开讲出来;要说的话是私事,做君王的人没有私情。
文帝刘恒是在诛吕之后,被人推上帝位的。上任时小心翼翼,生怕落入陷阱。所以刚到长安,周勃就提出要和他说悄悄话。中尉宋昌立刻用“所言公,公言之;所言私,王者无私”的话予以了回绝。这话堂堂正正。表明了刘恒的大公无私,但其主要目的是不希望皇帝在立足未稳的情况下,给人留下与人私下接触的印象,让其他势力觉得皇帝有所偏私。
“所言公,公言之;所言私,王者无私”,在《史记·孝文本纪》里作“所言公,公言之;所言私,王者不受私”。
(杨新华 释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