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夫不察事之是非而悦人赞己,暗莫甚焉;不度理之所在而阿谀求容,谄莫甚焉。 2011-11-22 点击:8550 评论:0
-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2011-11-22 点击:2351 评论:0
- 崇让,则人不争。 2011-11-22 点击:2423 评论:0
- 其计乃可用,不羞其位;其言可行,而不责其辩。 2011-11-22 点击:1456 评论:0
- 君子之言寡而实,小人之言多而虚。 2011-11-22 点击:1340 评论:0
- 面誉者,背必非。 2011-11-22 点击:2293 评论:0
- 夫得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 2011-11-22 点击:3070 评论:0
- 德有余而为不足者谦,财有余而为不足者鄙。 2011-11-22 点击:2142 评论:0
- 地洼下,水流之;人谦下,德归之。 2011-11-22 点击:3229 评论:0
- 独得之见,必不如众议之参同也。 2011-11-22 点击:2400 评论:0
【名句·出处】 夫不察事之是非而悦人赞己,暗莫甚焉;不度理之所在而阿谀求容,谄莫甚焉。(司马光《资治通鉴·周纪·威烈王》)【原文·语境】子思曰:“人主自臧,则众谋不进。事是而臧之,...
【名句·出处】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李斯《谏逐客书》)【原文·语境】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
【名句·出处】 崇让,则人不争。(汉·马融《忠经·广至理章》)【原文·语境】 无为,而天下自清;不疑,而天下自信;不私,而天下自公。贱珍,则人去贪;彻侈,则人从俭;用实,则人不伪;...
【名句·出处】 其计乃可用,不羞其位;其言可行,而不责其辩。(《淮南子·主术训》)【原文·语境】 是明主之听于群臣, 其计乃可用,不羞其位;其言可行,而不责其辩。 ——《淮南子·主...
【名句·出处】 君子之言寡而实,小人之言多而虚。(刘向《说苑·谈丛》)【原文·语境】 君子之言寡而实,小人之言多而虚。 君子之学也,入于身,藏于心,行之以身。 ——刘向《说苑·谈丛...
【名句·出处】 面誉者,背必非。(林逋《省心录》)【原文·语境】 轻诺者,信必寡;面誉者,背必非。 ——《省心录》节选【释义·点评】 意思是:当面夸你的人,背后一定说你的坏话。(杨...
【名句·出处】 夫得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吕氏春秋· 慎行论·察传》)【原文·语境】 夫得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 ——《吕氏春秋· 慎行论·察传》节...
【名句·出处】 德有余而为不足者谦,财有余而为不足者鄙。(林逋《省心录》 )【原文·语境】 【释义·点评】 意思是:道德十分高尚但自以为不足的人是谦虚;钱财有余但以为不足的人是贪鄙...
【名句·出处】地洼下,水流之;人谦下,德归之。(《河上公章句》)【原文·语境】洼则盈,地洼下,水流之;人谦下,德归之。 ——《河上公章句》节选【释义·点评】意思是:地势低洼,水就会...
【名句·出处】独得之见,必不如众议之参同也。(魏源《默觚·治篇》)【原文·语境】绝世之资,必不如专门之夙习也;独得之见,必不如众议之参同也。 ——魏源《默觚·治篇》节选【释义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