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归类·类别】
爱情类,与思妇、离别、孤独、相思、愁怨有关。
【诗词名句·出处】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出自《独不见》
【年代·作者】
唐代·沈佺期
【全文·原文·全诗】
独不见 (沈佺期·唐)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释义·赏析·引用】
《独不见》是乐府《杂曲歌辞》旧题。《乐府解题》:“独不见,伤思而不见也。”内容多写离别及闺情怨思。沈佺期这首诗表达的正是闺情怨思这样的主题,于是便借用了乐府《独不见》这个旧题。实际上,这首出现在初唐时期的诗,已基本合乎了七言律诗的特点,所以在律诗的格律方面,具有重要的标本意义。另外这首诗善于运用意象符号,如“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寒砧”、“白狼河”、“丹凤城”、“秋夜”、“明月”、“流黄”等,来表现诗的意蕴,从而为整首诗构造了华丽但却幽怨凄美的意境。下面逐句解释一下诗的意思。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长安少妇孤居在郁金香涂壁的高屋华堂,海燕双双栖息在装饰着美丽图案的房梁上。“卢家少妇”出自南朝乐府民歌《河中之水歌》(或说为梁武帝诗):“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莫愁十三能织绮,十四采桑南陌头。十五嫁为卢家妇,十六生儿字阿侯。卢家兰室桂为梁,中有郁金苏合香。”这里是借用其意,用“卢家少妇”代指长安少妇。“郁金堂”是以郁金香和泥涂抹墙壁的房子。“海燕”又名越燕,多在梁上筑巢。玳瑁:爬行动物,形似龟。甲壳黄褐色,有黑斑和光泽,可做装饰品。这里是指以玳瑁为饰的屋梁,极言屋梁的华丽。这两句用的是反衬的手法,用贵妇物质上的富足来衬托她精神上的空虚,用“海燕双栖”来反衬贵妇的形单影只。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九月里阵阵捣衣声伴随着落叶飘飞,让人思念屯守辽阳十年的远行人。砧,捣衣石。“寒砧”指寒秋的捣衣声。宋元以前,棉花的栽种在中国尚未普及,寻常人家大多穿葛麻类的衣物。葛麻织品的缺陷就是太硬,穿着不舒服,所以在缝制以前需要将衣料捶打使之柔软平整,这就是所谓的“捣衣”。“征戍”指远行屯守边疆。“忆”是思念的意思。这两句交待了女主人公愁思的起因。是因为深秋了,家家都在赶制过冬的衣服,处处传来的捣衣声,再次唤起了她对出征十年丈夫的思念。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那远在白狼河北面的人很久没有音信了,在长安城里的人只感到秋夜漫长。
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为了谁满腹哀愁却只是看不到,明月偏偏这时又照在手中的衣料上。流黄:杂色丝绢,这里泛指衣料。明月是圆月,是人团圆的象征。而这位少妇想念的人不在身边,可明月却偏偏照在她手中为丈夫做寒衣的衣料上,这无疑更让她愁中添悲。这两句诗还有不同的版本,一作“谁谓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一作“谁知含愁独不见,使妾明月照流黄”。
下面重点解读一下诗句“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白狼河”即今辽宁省境内的大凌河,因发源于白狼山而得名。“白狼河北”即辽阳,是指少妇丈夫征戍之地。“丹凤城”这里指长安。相传秦穆公的女儿弄玉吹箫引凤,凤鸟落在秦都,后人因以丹凤城代指京城。唐代民居多在长安城南,所以这里说“丹凤城南”,也就是少妇的所在地。丈夫征戍十年,如今连音讯也断绝了,生死不明。长安这位少妇除了离别的愁苦,更多了一层担心。因此在催人心碎的捣衣声中,在明月照窗的寂寞里,少妇耿耿难眠,只觉得秋夜是如此漫长。由于这两句诗是用意象概括了夫妻两地音讯断绝后相思的愁苦,所以便有了“典型”意义,可以在现实生活或文章写作中加以引用。模拟如下:
出国后的半年时间里,他还时不时地打个电话或在QQ上聊上几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电话越来越少,一年后便再没声息了。起初她根本无法接受这样的现实,常常一夜一夜难以合眼,真个是“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没想到那刻骨铭心的初恋,在时间和距离面前竟是如此不堪一击。
(杨新华 释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