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名句·出处】 知子莫若父,知臣莫若君。(《管子·匡君大匡》)【原文·语境】 齐僖公生公子诸儿、公子纠、公子小白。使鲍叔傅小白,鲍叔辞,称疾不出。管仲与召忽往见之,曰:“何故不出?”鲍叔曰:“先...
【名句·出处】
知子莫若父,知臣莫若君。(《管子·匡君大匡》)
【原文·语境】
齐僖公生公子诸儿、公子纠、公子小白。使鲍叔傅小白,鲍叔辞,称疾不出。管仲与召忽往见之,曰:“何故不出?”鲍叔曰:“先人有言曰:‘知子莫若父,知臣莫若君。’今君知臣不肖也,是以使贱臣傅小白也。贱臣知弃矣。”
——《管子·匡君大匡》节选
【释义·点评】
知:熟悉、了解。莫:没有。若:象。 “知子莫若父,知臣莫若君”的意思是:没有谁能象父亲那样了解儿子,没有谁能象君主那样了解臣子。因为父子朝夕相处,君臣经常在一起,所以父亲对儿子、君主对臣子的脾气和性格,就要比其他人更熟悉、更了解一些。“知子莫若父”运用举例——
毛泽东评点李世民,见《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
李恪英物,李治朽物,知子莫若父。然卒听长孙无忌之言,可谓聪明一世,懵懂一时。
胡恒《寇准,牛脾气一生没改》:
当太宗问起襄王如何时,寇准回答:“知子莫若父。您觉得哪位皇子可以,决定就是了。”虽然没有明确回答,但口气明显是支持的。
(杨新华 释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