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名句·出处】 过而不悛,亡之本也。(《左传·襄公七年》)【原文·语境】卫孙文子来聘,且拜武子之言,而寻孙桓子之盟。公登亦登。叔孙穆子相,趋进曰:“诸侯之会,寡君未尝后卫君。今吾子不后寡君,寡君未知所...
【名句·出处】
过而不悛,亡之本也。(《左传·襄公七年》)
过而不悛,亡之本也。(《左传·襄公七年》)
【原文·语境】
卫孙文子来聘,且拜武子之言,而寻孙桓子之盟。公登亦登。叔孙穆子相,趋进曰:“诸侯之会,寡君未尝后卫君。今吾子不后寡君,寡君未知所过。吾子其少安!”孙子无辞,亦无悛容。穆叔曰:“孙子必亡。为臣而君,过而不悛,亡之本也。《诗》曰:‘退食自公,委蛇委蛇。’谓从者也。衡而委蛇必折。”
——《左传·襄公七年》节选
卫孙文子来聘,且拜武子之言,而寻孙桓子之盟。公登亦登。叔孙穆子相,趋进曰:“诸侯之会,寡君未尝后卫君。今吾子不后寡君,寡君未知所过。吾子其少安!”孙子无辞,亦无悛容。穆叔曰:“孙子必亡。为臣而君,过而不悛,亡之本也。《诗》曰:‘退食自公,委蛇委蛇。’谓从者也。衡而委蛇必折。”
——《左传·襄公七年》节选
【释义·点评】
悛(quān):悔改;改变。“过而不悛,亡之本也”的意思是:有过错而不改正,这是败亡的根源。
(杨新华 释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