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名句·出处】 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道德经》)【原文·语境】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
【名句·出处】
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道德经》)
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道德经》)
【原文·语境】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耶?非乎?故致数誉无誉。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道德经》节选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耶?非乎?故致数誉无誉。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道德经》节选
【释义·点评】
贵是以贱为根本的,高是以下为基础的。
也就是说,没有处于下层卑贱的民众,就不会显出处于高位尊贵的统治者。老子是在提醒统治者,要想保持尊贵,就应该培“本”护“基”。
黄朴民《汉文帝如何以“文”安天下》:
汉文帝深谙“为君之道”,懂得老子所说的“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的不易之理,明白儒家祖师爷孔夫子所讲的治国之道的精髓:“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处处以律己节俭为先,以改善民生为务。
(杨新华 释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