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名句·出处】 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周易·损》)【原文·语境】六三: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 ——《周易·损》节选【释义·点评】 三个人同行,就会有一人被排斥;一个人独...
【名句·出处】
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周易·䷨损》)
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周易·䷨损》)
【原文·语境】
六三: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
——《周易·䷨损》节选
六三: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
——《周易·䷨损》节选
【释义·点评】
三个人同行,就会有一人被排斥;一个人独行,就会遇到朋友。
“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揭示了人性的弱点:人多则相疑,故三人做事必有一人被“损”;但人又是群居动物,耐不得孤独,故一人做事,就希望找个伴,就容易得到朋友。
“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也可理解为是讲阴阳平衡的男女关系:两个同性一个异性,就会有一个同性离开;独自一人就会遇到自己的异性配偶。
《周易·系辞下》:
子曰:“颜氏之子,其殆庶几乎?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也。易曰:‘不远复,无祇悔,元吉。’”
“天地絪縕,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易曰:‘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言致一也。”
三个人同行,就会有一人被排斥;一个人独行,就会遇到朋友。
“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揭示了人性的弱点:人多则相疑,故三人做事必有一人被“损”;但人又是群居动物,耐不得孤独,故一人做事,就希望找个伴,就容易得到朋友。
“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也可理解为是讲阴阳平衡的男女关系:两个同性一个异性,就会有一个同性离开;独自一人就会遇到自己的异性配偶。
《周易·系辞下》:
子曰:“颜氏之子,其殆庶几乎?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也。易曰:‘不远复,无祇悔,元吉。’”
“天地絪縕,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易曰:‘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言致一也。”
(杨新华 释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