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名句·出处】 下不钳口,上不塞耳,则可有闻矣。(荀悦《申鉴·杂言上》)【原文·语境】人臣有三罪,一曰导非,二曰阿失,三曰尸宠。以非引上谓之导,从上之非谓之阿,见非不言谓之尸。导臣诛,阿臣刑,尸臣绌。...
【名句·出处】
下不钳口,上不塞耳,则可有闻矣。(荀悦《申鉴·杂言上》)
下不钳口,上不塞耳,则可有闻矣。(荀悦《申鉴·杂言上》)
【原文·语境】
人臣有三罪,一曰导非,二曰阿失,三曰尸宠。以非引上谓之导,从上之非谓之阿,见非不言谓之尸。导臣诛,阿臣刑,尸臣绌。进忠有三术:一曰防,二曰救,三曰戒。先其未然谓之防,发而止之谓之救,行而责之谓之戒。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下不钳口,上不塞耳,则可有闻矣。有钳之钳,犹可解也;无钳之钳,难矣哉!有塞之塞,犹可除也,无塞之塞,其甚矣夫!
——荀悦《申鉴·杂言上》节选
人臣有三罪,一曰导非,二曰阿失,三曰尸宠。以非引上谓之导,从上之非谓之阿,见非不言谓之尸。导臣诛,阿臣刑,尸臣绌。进忠有三术:一曰防,二曰救,三曰戒。先其未然谓之防,发而止之谓之救,行而责之谓之戒。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下不钳口,上不塞耳,则可有闻矣。有钳之钳,犹可解也;无钳之钳,难矣哉!有塞之塞,犹可除也,无塞之塞,其甚矣夫!
——荀悦《申鉴·杂言上》节选
【释义·点评】
钳口:沉默不言。塞耳:堵住耳朵。谓有意不听。
下面的不沉默不言,上面的不闭耳塞听,那么就可以有所听闻了。
“下不钳口”的前提就是“上不塞耳”,倘若为君的不愿意听逆耳的真话、实话,为臣的就只好沉默不语了,因为说也白说,甚至会招来杀身之祸。“有闻”是指听到各种意见,不再是一种声音。
今天,领导要想了解基层的真实情况,基层要想下情上达,同样需要“下不钳口,上不塞耳”。
钳口:沉默不言。塞耳:堵住耳朵。谓有意不听。
下面的不沉默不言,上面的不闭耳塞听,那么就可以有所听闻了。
“下不钳口”的前提就是“上不塞耳”,倘若为君的不愿意听逆耳的真话、实话,为臣的就只好沉默不语了,因为说也白说,甚至会招来杀身之祸。“有闻”是指听到各种意见,不再是一种声音。
今天,领导要想了解基层的真实情况,基层要想下情上达,同样需要“下不钳口,上不塞耳”。
(杨新华 释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