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名句·出处】 东方物所始生,西方物之成孰。(《史记·六国年表·序》)【原文·语境】或曰“东方物所始生,西方物之成孰”。夫作事者必于东南,收功实者常于西北。故禹兴于西羌,汤起于亳,周之王也以丰镐伐殷,...
【名句·出处】
东方物所始生,西方物之成孰。(《史记·六国年表·序》)
东方物所始生,西方物之成孰。(《史记·六国年表·序》)
【原文·语境】
或曰“东方物所始生,西方物之成孰”。夫作事者必于东南,收功实者常于西北。故禹兴于西羌,汤起于亳,周之王也以丰镐伐殷,秦之帝用雍州兴,汉之兴自蜀汉。
——司马迁《史记·六国年表·序》节选
或曰“东方物所始生,西方物之成孰”。夫作事者必于东南,收功实者常于西北。故禹兴于西羌,汤起于亳,周之王也以丰镐伐殷,秦之帝用雍州兴,汉之兴自蜀汉。
——司马迁《史记·六国年表·序》节选
【释义·点评】
孰:同“熟”。
意思是:东方是万物开始出生的地方,西方是万物成熟的地方。
古代的“五行”说在方位上的对应关系为:东方木,南方火,西方金,北方水,中央土。而在季节上的对应关系为:春木,夏火,秋金,冬水,每季末月土。
东方为“春”为“木”,所以主“生”;西方为“秋”为“金”,所以主“收”。
“东方物所始生,西方物之成孰”,是当时的一种说法,所以司马迁用“或曰”来表明,也就是“有人说”,有对这种说法存疑、有保留的意味在。
虽说有保留,但“夫作事者必于东南,收功实者常于西北”的事实,却验证了“东方物所始生,西方物之成孰”这话并非凭空杜撰。
这是规律,还是巧合?
孰:同“熟”。
意思是:东方是万物开始出生的地方,西方是万物成熟的地方。
古代的“五行”说在方位上的对应关系为:东方木,南方火,西方金,北方水,中央土。而在季节上的对应关系为:春木,夏火,秋金,冬水,每季末月土。
东方为“春”为“木”,所以主“生”;西方为“秋”为“金”,所以主“收”。
“东方物所始生,西方物之成孰”,是当时的一种说法,所以司马迁用“或曰”来表明,也就是“有人说”,有对这种说法存疑、有保留的意味在。
虽说有保留,但“夫作事者必于东南,收功实者常于西北”的事实,却验证了“东方物所始生,西方物之成孰”这话并非凭空杜撰。
这是规律,还是巧合?
(杨新华 释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