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名句·出处】 夫作事者必于东南,收功实者常于西北。(《史记·六国年表·序》)【原文·语境】或曰“东方物所始生,西方物之成孰”。夫作事者必于东南,收功实者常于西北。故禹兴于西羌,汤起于亳,周之王也以丰...
【名句·出处】
夫作事者必于东南,收功实者常于西北。(《史记·六国年表·序》)
夫作事者必于东南,收功实者常于西北。(《史记·六国年表·序》)
【原文·语境】
或曰“东方物所始生,西方物之成孰”。夫作事者必于东南,收功实者常于西北。故禹兴于西羌,汤起于亳,周之王也以丰镐伐殷,秦之帝用雍州兴,汉之兴自蜀汉。
——司马迁《史记·六国年表·序》节选
或曰“东方物所始生,西方物之成孰”。夫作事者必于东南,收功实者常于西北。故禹兴于西羌,汤起于亳,周之王也以丰镐伐殷,秦之帝用雍州兴,汉之兴自蜀汉。
——司马迁《史记·六国年表·序》节选
【释义·点评】
意思是:起事的人一定在东南方,收到实际功效的人常常在西北方。
“夫作事者必于东南,收功实者常于西北”,是司马迁从历史的朝代更迭中得出的规律性结论。莫非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东方物所始生,西方物之成孰”的缘故?
(杨新华 释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