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站长作品 >> 随笔 >> 内容

因为热爱 所以执著——我与邯郸广播电视报这二十多年

时间:2011-11-24 08:35:50 点击:

  核心提示:1986年9月,我来到邯郸市广播电视局所属的邯郸广播电视报任编辑。没想到光阴荏苒,在不知不觉中,每周一期的报纸催赶着我走过了二十多年——从风华正茂到人过中年。  也许是认为我曾在主流报纸担任过编辑记者...

  

    1986年9月,我来到邯郸市广播电视局所属的邯郸广播电视报任编辑。没想到光阴荏苒,在不知不觉中,每周一期的报纸催赶着我走过了二十多年——从风华正茂到人过中年。

  也许是认为我曾在主流报纸担任过编辑记者工作,领导对我很信任,从创刊伊始我便被安排在邯郸广播电视报头版编辑的位置上。后来随着版面的不断丰富,我又先后负责过“幕后”、“娱乐”、“老年”、“科技”、“明星”等版面的编辑工作,但头版编辑的位置却始终没有改变。

  应该说广播电视报最初是随着广播电视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是广播电视的附属工具。从创刊的那天起,广播电视报就有很强的工具性的特点,其作用就是指导视听。所以它起初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新闻纸。但是广播电视报的头版,却又与主流报纸的头版有相似的特点,即以“要闻”为主要内容,主要刊登广播电视方面的的信息资讯。

  干啥吆喝啥吧。从一个主流媒体的编辑记者来到一个非主流媒体任编辑,首先要克服的就是心理上的落差。当时,邯郸广播电视报只有四五个人,一切都得自己干。除了报纸内容的编、校,还要每周轮流到石家庄去取下周的电视节目预告表,另外还要兼做发行工作。而最难以忍受的是几乎没有采访任务,和社会的联系少之又少。好在我的适应能力比较强,笃信“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金子在哪都闪光。

  业内人常说,言论是报纸的旗帜和灵魂。那么邯郸广播电视报作为专业报纸当然也应该为言论辟出一方之地。于是我在邯郸广播电视报的头版开辟出了“视听随笔”和“影视评论”专栏,除了通讯员提供的稿件,自己也开始撰写一些言论文章,以弥补采写任务不足、无处动笔的缺憾。这是当时邯郸广播电视报除了节目介绍和预告以外的少有的“自采”内容。也就是我撰写的影视评论文章,在第一届全国广播电视报优稿评选中就获得了一等奖,为邯郸广播电视报争得了第一份荣誉。后来,我的评论文章又不断在全国和华北区的广播电视报优稿评选和河北省好新闻中获得一、二等奖。1999年,为庆祝第一个中国记者节,我采写了大型通讯《不辱使命的邯郸广播电视记者》;2006年,为庆祝邯郸广播电视报创刊二十周年,我撰写了大型通讯《风雨二十年——铭刻在报纸上的记忆》。都曾引起较好的社会反响。

  一张报纸的头版应该说就是一张报纸的脸面,是最先面对读者的版面,头版内容的“政治性”也无疑要强于其他版面。二十多年来,我十分明白肩负的重任,始终秉持“政治是生命,宣传无小事”的信念,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以“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谨慎来对待每一期报纸。头版内容的机动性非常强,为了照顾稿件的时效性,临时撤换稿件几成常态,工作量相对其他版面无疑要增加不少。但无论撤换多么频繁,我把每一篇稿件都作为见报稿件来谨慎编校,不敢稍有懈怠。

  十年前,除了自身的编辑工作外,我开始担当编辑部的负责人,身上的担子更重了。在报社领导的带领下,后来报纸的多次改版、扩版,我都参与了其内容定位的策划落实工作;同时还参与了报社所有重大新闻宣传活动的提前策划工作,比如去年的奥运会和神七飞天的宣传策划,今年的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的宣传策划等等。

  近两年,邯郸广播电视报不断有新人加入编辑记者队伍,他们当中虽然有的有一定的文字功底,但对写新闻稿件还得有个适应过程。为了使他们尽快上手,凡是他们采写的稿件要上“要闻”版的,我都会认真阅读,然后加以修改润色。对存在问题的就指出其问题出在哪里,比如什么东西应该详写、什么东西应该略写,什么东西应该放在前面、什么东西应该放在后面,写什么样的新闻应该注意什么等等。有些带普遍性的问题就放在编前会上集中说。并不是我“好为人师”,毕竟自己在主流报纸待过几年,也比他们多吃了几年报纸这碗饭,就是希望把自己的一些经验和教训说给他们,使他们能少走一些弯路,好尽快地成为业务上超过我的能手、强手。

  二十多年转眼过去了,广播电视报的出版是规律性很强的工作,真可谓“二十年如一日”。回首来时路,实在平淡无奇得很,我也没有成为那闪光的“金子”。当《邯郸视听》约我写这篇文章时,我深感汗颜和惭愧。我知道我性格上有不少缺点,农民的“倔”和书生的“呆”表现尤为突出。二十多年改变了我身上很多东西,但这“倔”、“呆”之性仍未消磨得尽;另有不变的就是对邯郸广播电视报一往情深的热忱。《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说 ,“好好活就是做有意义的事”,我深以为然。如果说“耐得寂寞”也可称得上优点的话,也许只有这四字我可以当之无愧。我为邯郸广播电视报奉献了我的青春和应尽的一点心力,可以说无怨无悔。至于名利之类的,我很知足,“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从不想和人争竞什么。当然,有些人对此并不理解。有人说,你在邯郸广播电视报干了这么多年,连个职务、职称什么的也没弄上,够“可怜”了。对这样的“同情”,我敬谢不敏:我自感精神富足、衣食无虑,没什么可怜的;也有人说“那是你自己不努力,活该”,我只能一笑置之——“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我的“努力”记载在邯郸广播电视报二十多年一千多期的报纸上,这就够了。

  “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没想到在我年过半百的时候,竟被聘为邯郸广播电视报的首席编辑。非常感谢广电局和报社领导对我工作的肯定,也感谢同事们对我的支持。我会十分珍惜这份荣誉,把这当作新的起点,鞭策自己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邯郸广播电视报和邯郸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中去,埋头耕耘,鞠躬尽瘁,以期不辜负领导和同志们的信任和期望。

杨新华


           2009年11月16日

编辑:披月望云 来源:原创
  • 下一篇:拜年
  • 上一篇:平心静气看“晚会”
  •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东篱网(www.dongliw.com) ©
  • 联系我们 Email:yxh583*sohu.com
  • 版权声明:本站古文名句、典故故事、诗词名句、诗联漫话、格言警语、民歌辑览等栏目,依法享有编辑著作权,严禁将本站内容作任何形式的翻版。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0948号

    冀ICP备160301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