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有的花从不入诗,有的花总入诗。譬如这柳絮,它是花吗?从植物学角度它是花,称之为柔荑花序。但从外形看却不是花,只是一团絮状的绒毛而已。
柳絮确实被称之为花,柳花、杨花,此外还称柳绵、飞绵等。说来怪欤,柳絮无甚观赏性,却是千古诗人咏诵不绝的对象,那么柳树呢?其材质一般,但它的观赏性和其中的典故在树木中却是佼佼者。尤其是垂柳,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诗经》里就写下了至今脍炙人口的诗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若说此是咏柳最早的诗,咏柳絮的诗最早出自东晋女诗人谢道韫。
一次其叔父谢安(东晋政治家曾官至宰相)见下雪,欣然说道:“白雪纷纷何所似?”其侄答曰:“撒盐空中差可拟。”而谢道韫说:“未若柳絮因风起。”应声而成佳句。此诗句不仅成为名句,由此成为名典,后称工于吟咏的女子为“柳絮才、谢女才、咏雪才”等。《红楼梦》第五回的“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用两个典故暗指林黛玉、薛宝钗的才学和妇德。宋代大诗人苏东坡早有诗“渔蓑句好真堪画,柳絮才高不道盐”。
柳絮比雪使谢道韫一喻而名千古,但唐代女诗人薛涛就无此幸运了,据载薛涛少年时曾作《柳絮》诗:“二月杨花轻复微,春风摇荡惹人衣。他家本是无情物,一向南飞又北飞。”此诗被人认为是薛涛成为乐妓的“谶诗”。同样是少女,同样是咏柳絮,谢薛二人悲喜不同也。
柳絮何故惹来这么多青睐?其实源自柳枝的离别之意。折柳送别是中国的情感文化,那时交通不便,许多离别就是诀别,常常是一生再无见面的机缘。《唐诗纪事》中说唐代的雍陶在阳安做官时,有一座桥叫情尽桥,人们别客到此各奔西东,雍陶将此桥改名为折柳桥,其特赋诗云:“从来只有情难尽,何事名为情尽桥?自此改名为折柳,任他离恨一条条。”
由柳而及柳絮,是很自然的一个过渡。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有诗道:“水亭无事对斜阳,宛地轻阴却过墙。休折长条惹轻絮,春风何处不回肠。”像《古诗源》中的“折杨柳”诗:“巫山巫峡长,垂柳复垂杨,同心且同折,故人怀故乡。”胡太后的《杨白花》诗,更是直接把杨花柳絮比作思念的情人——“阳春二三月,杨柳齐作花。春风一夜入闺闼,杨花飘荡落南家。含情出户脚无力,拾得杨花泪沾臆。春去秋来双燕子,愿衔杨花入窠里。”
柳絮为题入诗极多,许多人开始寻找新意,《柳南随笔》中有诗人用柳絮写妓女的悲苦:“吴女掺掺解荡船,风波日日别年年。不如柳絮飘随水,化作浮萍个个圆。”还有《漫叟诗话》中记有回文诗说到柳絮:“红窗小泣低声怨,永日春寒斗帐空。中酒落花飞絮乱,晓莺啼破梦匆匆。”此诗可以再倒读,如第三句倒读为“乱絮飞花落酒中”。
咏柳絮许多大诗人颇有过人才思。苏东坡的一句“似花还似飞花”,韩愈的“杨花榆夹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有见地。再如杜甫的“不分桃花红胜锦,生憎柳絮白于绵”;白居易的“谁能更学儿童戏,寻逐春风捉柳花”;李商隐的“闲倚绣帘吹柳絮,日高深院断无人”。颇得意趣。
柳絮无艳无香,惹尽千古情思,从而招来无数诗人的吟咏。春暖柳绿杨花飞舞,确能让人联想翩然。然而,随着人们的游冶变为上班赶路后,游兴没了目的性强了,于是一到春季总有人讲飞絮妨害交通的弊端。这当然不怪柳絮更不怪人。当人们丢失了诗情,柳絮立刻没了画意。柳絮古时总入诗,于今柳絮再飞已难为诗了。
(姜维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