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归类·类别】
追思缅怀类,与吊古、赞美评价诸葛亮有关。
【诗词名句·出处】
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出自《咏怀古迹五首其五》
【年代·作者】
唐代·杜甫
【全文·原文·全诗】
咏怀古迹五首其五 (杜甫·唐)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释义·赏析·引用】
夔州和三峡一带留有与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等人相关的遗迹,杜甫游历这些古迹有感而发,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在夔州写成了组诗《咏怀古迹五首》,分别以诗歌的形式对这些历史人物作出了自己的评价。“万古云霄一羽毛”和“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出自组诗的第五首,是赞美诸葛亮的名句。当时诗人瞻仰了武侯祠,想到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命运,不禁生出感佩和叹惋之情,于是写成了这首诗。下面解释一下诗的大意,并重点解释一下诗句“万古云霄一羽毛”和“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的意思。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诸葛亮的大名在天下流传,瞻仰名臣遗像不禁为他的高风亮节肃然起敬。垂:传下去,传留后世。宇宙:犹言天下。宗臣:世所敬仰的名臣。清高:纯洁高尚。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三分天下的割据局面并非他的筹划目标,他是千秋万代高翔在云霄中的一只鸾凤。纡:弯曲。引申为委屈,这里是指诸葛亮复兴汉室的谋划没有得到实现。羽毛:飞鸟的代称,这里是把诸葛亮比作鸾凤。宋人俞浙:“一羽毛,如鸾凤高翔,独步云霄,无与为匹也。”续范亭将军对毛泽东十分敬仰,并写有《赠毛主席》一诗,其中就曾引用杜甫“万古云霄一羽毛”这一诗句。诗中写道:“领袖群伦不自高,静如处子动英豪。先生品质难为喻,万古云霄一羽毛。”续范亭曾解释说:“这首诗的前面三句我早就想好了,可最后一句想了几天,最后才想起了杜甫的一句诗‘万古云霄一羽毛’。这句诗是杜工部赞颂诸葛亮的,是《咏怀古迹》中的一句。这里面,‘万古’是空前,‘云霄’是甚高,‘一羽毛’是羽上的一毛,品清质虚而体极小,惟其清虚而不自大,所以空前而又甚高。用诸葛亮比喻毛主席,还是不够的,但想不出更恰当的比喻,只好这样了。”这是续范亭对“万古云霄一羽毛”的解读,可备一说。其实把毛泽东比作“万古云霄一羽毛”还有一巧妙之处,就是羽毛的毛和毛泽东的姓正是同一个字。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他的品德才能同伊尹、吕尚难分上下,安排军事政务镇定从容让萧何、曹参为之逊色。伯仲之间:在伯和仲的中间,比喻差不多,难分优劣。伯仲是兄弟排行的次第,伯是老大,仲是老二。伊吕:指伊尹和吕尚。商代伊尹辅佐商汤,西周吕尚辅佐文王、武王、成王,忠心耿耿,皆有大功,后世因并称伊吕泛指辅弼重臣。萧曹:指萧何和曹参,均为西汉丞相。萧何辅佐刘邦统一了天下,并采摭秦六法重新制定了律令制度;萧何死后,曹参继任为丞相,遵循原有的法度而不随意更改,因此社会安定,百姓得以休养生息。杜甫将诸葛亮和伊尹、吕尚并称,并将其放在萧何、曹参之上,表现了他对诸葛亮的极度崇尚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作者不以事业成败论英雄的高人之见。“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由此也成为评价诸葛亮的诗词名句被广泛引用。例如梁由之《大汉开国谋士群》:“诸葛亮应该算是最富盛名的贤相了。陈寿在《三国志·诸葛亮传》的结尾这样评论传主:‘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诗圣杜甫在缅怀诸葛亮的《咏怀古迹之五》一诗中赞叹道:‘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这两个有代表性的学者和文士,相隔数百年,却不约而同地拿萧相国作为良相的标高。”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天命要改变汉朝的江山最终难以光复,意志坚定但却殉身在军务辛劳上。运:命运。祚:指皇位。歼:《尔雅》:“歼,尽也。”《诗经·秦风·黄鸟》:“歼我良人。”诗的结尾这两句既有对诸葛亮光复汉室事业“知其不可而为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精神的敬仰,也表露了作者对其“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惋惜。
(杨新华 释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