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归类·类别】
感恩类,与求人赏识、报答知遇有关。
【诗词名句·出处】
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
——出自《山亭柳·赠歌者》
【年代·作者】
宋代·晏殊
【全文·原文·全诗】
山亭柳 (晏殊·北宋)
赠歌者
家住西秦,赌博艺随身。
花柳上,斗尖新。
偶学念奴声调,有时高遏行云。
蜀锦缠头无数,不负辛勤。
数年来往咸京道,残杯冷炙漫消魂。
衷肠事,托何人?
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
一曲当筵落泪,重掩罗巾。
【释义·赏析·引用】
“山亭柳”是曲牌名。诗人晏殊在词里塑造了一个早年才艺过人,后来失意凄凉,希望有人赏识得托终身的歌女形象。词是以歌女自述的口吻写的,上半阕写早年的才艺和风光,下半阕则写失意后的凄凉和自己的愿望。
家住西秦,赌博艺随身。——家住在西秦之地,生性争强好胜,因为有一身的才艺。“西秦”是大的区域概念,泛指关中西部一带。“赌博”是比赛竞争的意思,说明当时的争强好胜。
花柳上,斗尖新。——在歌舞技巧上,追求高难度、有创新。“花柳”代指歌舞艺术的才能技巧。
偶学念奴声调,有时高遏行云。——偶尔学唱当年念奴唱过的声调,有时高亢得能让天上的行云停住。“念奴”是唐代歌女的名字。王灼《碧鸡漫志》引《开元天宝遗事》:“念奴每执板当席,声出朝霞之上。”“高遏行云”语出《列子·汤问》:“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蜀锦缠头无数,不负辛勤。——赢得了数不尽的蜀锦缠头,没有辜负平时练功的辛勤。“蜀锦”指四川生产的彩锦,是中国四大名锦之一。古代歌舞艺人表演完毕,客以罗锦为赠,称“缠头”。
数年来往咸京道,残杯冷炙漫消魂。——几年来在咸京道上来来往往,受些残茶剩饭的冷遇,到处充满悲愁。“残杯冷炙”是指残剩的饭菜。也指权贵施舍的东西。语出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残怀与冷炙,到处潜悲辛。”“消魂”指灵魂离散。这里形容极度的悲愁。
衷肠事,托何人?——内心思虑的终身大事,托付给什么人呢?歌女在封建社会没有地位,盼望能找一个可以终生相托的人安身立命。
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如果有知音者能够接纳,我乐意为他唱遍《阳春白雪》一样的美曲。“知音”是双关语,既表示懂得音乐的人,也表示知心人。“见”表示被动,相当于“被”。“采”意指选择、接纳。“不辞”表示乐意去干,不辞让或不推辞。“遍唱阳春”也是双关语,既表示唱尽美曲,也比喻不辞辛劳为他做一切事。
一曲当筵落泪,重掩罗巾。——一曲歌罢在筵席当场落下了眼泪,再次用罗巾遮掩。
“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是这首词中的名句。常言道,知音难觅。尤其是身怀才艺,却无人赏识的人,更希望能得遇知音。所以他们一旦遇到赏识自己的人,便格外感激,愿意倾尽所能以报知遇之恩。所以“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可以说是表达了所有怀才不遇之人的心声。
(杨新华 释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