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归类·类别】
饮酒类,与排解、消愁、烦闷有关。
【诗词名句·出处】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出自《短歌行二首》其一
【年代·作者】
东汉·曹操
【全文·原文·全诗】
短歌行二首 (曹操·东汉)
【释义·赏析·引用】
关于《短歌行》的来历及主题思想,请参看诗词名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赏析。下面侧重解释一下“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按照诗意,《短歌行》可分为四节,“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出现在第一节中:“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这一节曹操主要强调了生命的短暂,而人在这短短的一生中是应该有所作为的。他渴望贤才来辅佐自己成就一番事业,并为此而内心忧烦。这种愁绪萦绕于心无法排解,因此他说“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意思是:怎么样才能消解这种忧愁呢?也许只有靠饮酒了。“杜康”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酿酒始祖”,因此“杜康”在这里就成了酒的代称。据研究,酒中都含有酒精,学名是乙醇,它具有可以刺激神经,又可以麻痹神经的双重功效。所以人在饮酒以后,就会兴奋或嗜睡,这样一来就会暂时忘掉烦心的事。所以“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蕴含着一定的科学道理,因此这一诗句也便成了某些人借酒浇愁的文雅借口。但凡议论与酒相关的文章,经常会引用到。例句——
张超恒《不醉酒是种美德》:
在生活中喝酒更有很多名目:高兴时“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不高兴时,“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喜相逢时“酒逢知己千杯少”,离别时则“劝君更尽一杯酒”……有人说,中国文化就是飘着酒香的文化。
萧鸣《初恋与啤酒》:
那时高兴时喝,便搬出李白的诗句“五花马,千金裘,呼尔将出换美酒”;烦闷时也喝,便吟着曹操的“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王俊伟《莫让官场“酒文化”成为破伤风》:
国人从酒中发掘出了许多有趣的“酒文化”。诗人以酒助文,“一杯未尽诗已成,涌诗向天天亦惊”;乐者以酒成欢,“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忧者以酒忘忧,“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杨新华 释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