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归类·类别】
哲理类,与比喻、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看问题角度、观察事物、事物复杂性、正确认识事物有关。
【诗词名句·出处】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出自《题西林壁》
【年代·作者】
宋代·苏轼
【全文·原文·全诗】
题西林壁(苏轼·北宋)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释义·赏析·引用】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苏轼由黄州贬所改迁汝州团练副使,经过九江时游庐山,并写下了几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题西林壁”意即诗成后题写在西林寺墙壁上。西林寺是位于庐山西麓的一座寺院。这首诗的特点是在描写庐山景色的同时,蕴含着生活中如何正确认识事物的哲理。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写庐山景色的瑰丽多姿:从正面看山岭起伏绵延,从侧面看山峰巍峨高耸;远观近瞧、俯瞰仰望,见到的景象各不相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抒情,谈体会:不能认识庐山真实的面貌,只因为是身处在庐山之中的缘故。人在山中,被峰峦障目,看到的景色只是山的局部而已,并非山的全貌。这两句诗信手拈来,即情言理,涉笔成趣,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游山如此,观察世上其他事物也是如此。要想真正了解一个事物,就必须具有大视角,摆脱自身主观因素的影响。
这首诗将写景与说理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读来含蓄蕴藉,耐人咀嚼。如今人们还在文章中经常引用。或用“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形容事物的复杂性,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感受也不同。例如——
王逢鑫《当代学术研究三法》:
人们如果总是从同一个视角观察事物和现象,习以为常,就难以发现新问题、难以创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如果从不同角度看待事物和现象,则往往会有新的发现、新的体会,在冥思苦想中顿时觉悟,在停滞不前时豁然开朗。
陈凌《以“四个没有变”认清经济基本面——中国信心从何而来之二》: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中国经济运行中的一些问题,同样如此。短期来看,可能有压力;放在更长周期来看,不过是波浪前进的新曲面、螺旋上升的新弯道。
木鸣《换个角度看台湾》:
古人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视角不同,所见不同,感受更不同。期待更多民进党人到大陆走走,站在彼岸看此岸,获得新感受新感悟。
或用“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说明“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局外人有时会比局中人更容易看到事物真相这样的道理。例如——
徐蕾《移动互联时代如何有效传播国家形象?》:
清华大学国家形象传播研究中心的专家不只来自大陆,也有港台地区的专家,也有海外其他国家的一些资深的专家。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拥有不同的视角,我们才能把智库变得真正对国家的政策制定有益。
杨鸥《他乡过年寻别感》: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在国外,换一个角度看春节,拉开一段距离领略我们的传统节日,对春节这个传统节日的魅力有了更深的体会。
梁君《从孔子的一段话说起》:
人们常用苏东坡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来说明认识的局限性。这也要求我们:即在庐山中,当识真面目。
熊召政《选一个词汇赞美祖国》:
长期生活在养育自己的土地上,可能对祖国与故乡的概念有些模糊。苏东坡的词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道出的正是这样的一种状态。
(杨新华 释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