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名句大全 >> 内容

阐发人生意义诗词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赏析

时间:2017-03-05 05:58:01 点击:

  核心提示:【分类·归类·类别】 言志抒怀类,与爱国、生命价值、牺牲精神、高风亮节、高尚品质、品德节操、历史留名、宁死不屈、荣誉至上、舍生取义有关。【诗词名句·出处】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出自《...

 

【分类·归类·类别】
    言志抒怀类,与爱国、生命价值、牺牲精神、高风亮节、高尚品质、品德节操、历史留名、宁死不屈、荣誉至上、舍生取义有关。

【诗词名句·出处】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出自《过零丁洋》

【年代·作者】
    宋代·文天祥

【全文·原文·全诗】
    过零丁洋 (文天祥·南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释义·赏析·引用】
    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是诗人在人生生死关头的言志抒怀之作。诗中抚今追昔,既有对大宋江山沦落破碎的沉痛,也有对自身命运的悲叹,但诗的结尾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收束,发出了把生死置之度外、宁死不屈的悲壮豪迈之音,千载之下每每诵之,仍具有荡涤人心的感发力量。
    宋祥兴元年(公元1278年),文天祥在广东海丰北五坡岭兵败被俘,次年在被押之船过零丁洋时写下了这首诗。后张弘范逼迫他写信招降固守崖山的张世杰、陆秀夫等人,文天祥便出示此诗以明己志。下面逐句解释一下诗的意思。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回想当年勤奋苦读因“一经”精通得遇皇帝赏识,从起兵勤王到兵败被俘刚好四个年头了。这里的“遭逢”有君臣遇合的意思;“一经”即某部经典,是自谦的说法。文天祥二十岁即考取进士,在集英殿答对论策,他以法天不息为题议论策对,其文一万多字,一气呵成,宋理宗皇帝亲点他为第一名。正因有此“遭逢”的知遇之恩,文天祥才得以入仕,施展自己的人生抱负,这是他以死报国的思想基础。“干戈寥落”指抗元战争兵败现状,已经没有反击之力。干戈,均为古代兵器,后代指战争;寥落,荒凉冷落。“周星”指木星。木星每年经过黄道十二宫(即十二次)的一宫,约十二年运行一周天,故称周星。古人用它纪年,故又称岁星。文天祥从宋德祐元年(1275年)起兵勤王,至祥兴元年(1278年)被俘,恰为四个年头,所以说是“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国家山河破碎犹如风中飘舞的飞絮无所凭依,个人动荡的一生犹如雨打青萍上下浮沉。这两句仍从国家和个人两方面加以铺叙,用两个比喻句,表示国家和个人的命运都已经无可挽回。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昔日惶恐滩头忧国忧民,说起时事惶恐难安;今天零丁洋里孑然一身,自叹伶仃。惶恐滩是赣江十八滩之一,水流湍急,令人惊恐,原名黄公滩,因读音相近,讹为惶恐滩。文天祥起兵勤王时曾路过这里。零丁洋在今广东省珠江15里外的崖山外面,现名伶丁洋。文天祥兵败被押送过此。“惶恐滩”“零丁洋”都是作者亲历的地名,它们的寓意又与作者文天祥当时的处境与心情十分契合。这两句对仗工整,出语自然,信手拈来,情辞俱妙。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人生自古以来谁能免于一死?只求留下一颗赤胆忠心光照史册!留取:犹留存。汗青:古时在竹简上记事,先以火烤青竹,使水分如汗渗出,再刮去青皮,便于书写,避免虫蛀,故称汗青。后便以汗青代指史册。尾联这两句一改前面的沉郁之风,陡然振起,直抒胸臆,表露出诗人内心早已决断。意思是死亡只是早晚之事,自己决不会苟且偷生,宁可舍生取义、青史留名。据说张弘范看到文天祥这首诗,尤其是看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两句,连称:“好人,好诗!”
    千百年来,民族英雄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激励和感召了无数志士仁人为正义事业而英勇献身!并且在有关爱国精神、民族情怀、生命价值、传统教育等主题的文章中,被广泛引用。下面就是一些运用实例——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拥有家国情怀的作品,最能感召中华儿女团结奋斗。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位卑未敢忘忧国”、“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岳飞的《满江红》,方志敏的《可爱的中国》,等等,都以全部热情为祖国放歌抒怀。
    王燕文《共产党人要有牺牲精神——雨花英烈精神的当代启示》:
    共产党人所讲的奉献,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气节,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气概。
    柳建辉  李庆刚《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从古至今,中国的仁人志士崇尚舍生取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等诗句,就是这种价值尺度和道德标准的反映。
    李拯《涵养我们的“精神道统”》:
    中华文化向来注重崇德尚义,孔子选择“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孟子追求“舍生取义,杀身成仁”。5000年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历史敬畏,也有“为天下人谋永福也”的理想情怀。
    肖复兴《不要愧对了“诗的国度”》:
    诗的教育,就是我们民族爱的教育,情感的教育。“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代代传承,几乎是所有中国人自幼学习的第一课;“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千古以来书写着所有中国人的一腔爱国情怀……这样照亮中国人心灵的美好诗句,不胜枚举。 

杨新华 释评

 

编辑:杨新华 来源:鉴赏文章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东篱网(www.dongliw.com) ©
  • 联系我们 Email:yxh583*sohu.com
  • 版权声明:本站古文名句、典故故事、诗词名句、诗联漫话、格言警语、民歌辑览等栏目,依法享有编辑著作权,严禁将本站内容作任何形式的翻版。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0948号

    冀ICP备160301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