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归类·类别】
边塞军旅类,与爱国、保卫国家、为国牺牲、豪情壮志、英雄精神有关。
【诗词名句·出处】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出自《出塞诗》
【年代·作者】
清代·徐锡麟
【全文·原文·全诗】
出塞诗(徐锡麟·清)
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释义·赏析·引用】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是表现将士不惜为国牺牲的豪情壮志。
“解”,懂、明白;“只解”就是只知道。
“沙场”即战场。
“何须”,何必,何用。
“马革裹尸”,马革,马皮;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指牺牲在战场。
据《后汉书·马援传》载,汉光武帝建武十七年,马援平定交趾班师回朝。在朋友迎接他的见面会上,马援表示了自己为国家效力至死的雄心,他说:“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意思是:男儿就要死在边野之地,用马皮包裹尸体回来安葬,怎么能躺在床上老死在儿女手中呢?!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就是化用这一典故,略改其语,更壮其意。“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的意思是:只知道在战场上为国战死,何必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送回来安葬呢?马援“马革裹尸还葬”虽也壮烈,但毕竟还希望“叶落归根”;而“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则是只知道为国牺牲,没有其他任何要求,死了抛尸荒野也无所谓。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作为一种英雄的爱国主义精神,必将在中华民族中世代相传。
苏寄宛《中国精神在抗疫斗争中的生动诠释》:
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再到“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中华民族敬英雄,也爱英雄。
杨舒 鲍盛华《一位知识分子的“长征”》:
每天同学们聚在一起,神往的是以一敌十的战斗英雄,吟诵的是“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直到几十年过去了,黄大年仍然走路咚咚响、讲话嘎嘣脆。
(杨新华 释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