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分类·归类·类别】 感时伤逝类,与青春期惆怅、百无聊赖情绪有关。【诗词名句·出处】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出自《牡丹亭·皂罗袍》【年代·作者】 明代·汤显祖【全文·原文·全诗】 牡丹...
【分类·归类·类别】
感时伤逝类,与青春期惆怅、百无聊赖情绪有关。
【诗词名句·出处】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出自《牡丹亭·皂罗袍》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出自《牡丹亭·皂罗袍》
【年代·作者】
明代·汤显祖
明代·汤显祖
【全文·原文·全诗】
牡丹亭·皂罗袍(汤显祖·明)
牡丹亭·皂罗袍(汤显祖·明)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
赏心乐事谁家院。
朝飞暮卷,
云霞翠轩,
雨丝风片,
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
赏心乐事谁家院。
朝飞暮卷,
云霞翠轩,
雨丝风片,
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释义·赏析·引用】
《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这支曲子,是汤显祖《牡丹亭·游园惊梦》一出中女主人公杜丽娘所唱。
杜丽娘在自己家后花园,看到鲜花竟绽放于断井颓垣之中无人欣赏,春光大好竟空自流逝,联想到自身困守闺房,不禁春心萌动,生发惆怅。这支曲子语言精美,情随景转,很好地反映了人物的内心活动。尤其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两句,表现幽锁于深闺少女的青春期萌动,和对外部世界的向往,十分到位。
“良辰美景”,美好的时光,美好的景色;“奈何天”,令人无可奈何的时光(反映百无聊赖的情绪);“赏心乐事”,欢畅的心情,快乐的事情。“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的意思是:良辰美景只可打发我百无聊赖的时光,赏心乐事又发生在谁家的院落呢?!
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中有“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之语,“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即化用此句意。适逢“良辰美景”,本应开心才是,偏偏之后加了“奈何天”三字,这便反映出“良辰美景”也无法改变女主人公的心境。因为她的青春,也如同这“良辰美景”一样,看不到存在的意义。“赏心乐事”之后,偏偏加上“谁家院”三字,则表明“赏心乐事”并不在“我”家院。青春期少女那种春心萌动,那种莫名的惆怅,让她对良辰美景无感,并觉得自己和赏心乐事无涉。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素昔不大喜看戏文,但听到这支曲子立刻就被吸引住了,及听到“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两句,点头自叹“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由此可见这两句的艺术感染力。
《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这支曲子,是汤显祖《牡丹亭·游园惊梦》一出中女主人公杜丽娘所唱。
杜丽娘在自己家后花园,看到鲜花竟绽放于断井颓垣之中无人欣赏,春光大好竟空自流逝,联想到自身困守闺房,不禁春心萌动,生发惆怅。这支曲子语言精美,情随景转,很好地反映了人物的内心活动。尤其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两句,表现幽锁于深闺少女的青春期萌动,和对外部世界的向往,十分到位。
“良辰美景”,美好的时光,美好的景色;“奈何天”,令人无可奈何的时光(反映百无聊赖的情绪);“赏心乐事”,欢畅的心情,快乐的事情。“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的意思是:良辰美景只可打发我百无聊赖的时光,赏心乐事又发生在谁家的院落呢?!
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中有“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之语,“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即化用此句意。适逢“良辰美景”,本应开心才是,偏偏之后加了“奈何天”三字,这便反映出“良辰美景”也无法改变女主人公的心境。因为她的青春,也如同这“良辰美景”一样,看不到存在的意义。“赏心乐事”之后,偏偏加上“谁家院”三字,则表明“赏心乐事”并不在“我”家院。青春期少女那种春心萌动,那种莫名的惆怅,让她对良辰美景无感,并觉得自己和赏心乐事无涉。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素昔不大喜看戏文,但听到这支曲子立刻就被吸引住了,及听到“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两句,点头自叹“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由此可见这两句的艺术感染力。
(杨新华 释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