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分类·归类·类别】 事理哲理类,与清明时节、梨花盛开、感时伤逝、时光流逝、人生短暂有关。【诗词名句·出处】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出自《和孔密州五绝其三·东栏梨花》【年代·作者】 宋...
【分类·归类·类别】
事理哲理类,与清明时节、梨花盛开、感时伤逝、时光流逝、人生短暂有关。
【诗词名句·出处】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出自《和孔密州五绝其三·东栏梨花》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出自《和孔密州五绝其三·东栏梨花》
【年代·作者】
宋代·苏轼
宋代·苏轼
【全文·原文·全诗】
和孔密州五绝其三·东栏梨花(苏轼·北宋)
和孔密州五绝其三·东栏梨花(苏轼·北宋)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释义·赏析·引用】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视角从全城的梨花聚焦到了自家庭院门口栏杆里的梨树上。“雪”,对梨花的形容,像雪一样。唐代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形容北地的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以梨花比雪。这里苏轼反用其意,以雪比梨花。“清明”,指清明节前后这段时间的物候特征,阳光明媚、草木萌动、百花盛开、气清景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的意思是:我看着自家栏杆里的这一树梨花如雪,不免心生惆怅:人生能看到几回清明时节的春色呢?
节令到清明就进入到了暮春,百花将凋,春色开始衰减。诗人由梨花开得正盛,想到了接下来它们的凋零。再由梨花想到了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看一次清明就是一年,就长一岁,人生能活多少岁?所以能看多少次清明呢?因此说,“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是诗人思维从感性到理性的跳跃。诗人的“惆怅”,不仅有生命短暂的觉悟,还包括了岁月流逝、壮志难酬的郁闷。
(杨新华 释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