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炎炎者灭,隆隆者绝。 2021-07-25 点击:1721 评论:0
- 不为名之名,其至矣乎!为名之名,其次也。 2021-07-24 点击:714 评论:0
- 君子于仁也柔,于义也刚。 2021-07-23 点击:1199 评论:0
- 水避碍则通于海,君子避碍则通于理。 2021-07-22 点击:898 评论:0
- 人必先作,然后人名之;先求,然后人与之。 2021-07-21 点击:917 评论:0
- 通天地人,曰儒;通天地而不通人,曰伎。 2021-07-20 点击:4428 评论:0
- 君子好人之好,而忘己之好;小人好己之恶,而忘人之好。 2021-07-19 点击:1598 评论:0
- 攀龙鳞,附凤翼,巽以扬之,勃勃乎其不可及也。 2021-07-18 点击:1290 评论:0
- 以往圣人之法治将来,譬犹胶柱而调瑟。 2021-07-17 点击:851 评论:0
- 因往以推来,虽千一不可知也。 2021-07-16 点击:775 评论:0
【名句·出处】 炎炎者灭,隆隆者绝。(《汉书·扬雄传》)【原文·语境】“且吾闻之,炎炎者灭,隆隆者绝;观雷观火,为盈为实,天收其声,地藏其热。高明之家,鬼瞰其室。攫挐者亡,默默者存...
【名句·出处】 不为名之名,其至矣乎!为名之名,其次也。(扬雄《扬子法言·孝至卷第十三》)【原文·语境】“子有含菽縕絮而致滋美其亲,将以求孝也。人曰伪,如之何?”曰:“假儒衣书,服...
【名句·出处】 君子于仁也柔,于义也刚。(扬雄《扬子法言·君子卷第十二》)【原文·语境】或问:“君子之柔刚。”曰:“君子于仁也柔,于义也刚。” ——扬雄《扬子法言·君子卷第十二》节...
【名句·出处】 水避碍则通于海,君子避碍则通于理。(扬雄《扬子法言·君子卷第十二》)【原文·语境】或曰:“圣人自恣与?何言之多端也。”曰:“子未睹禹之行水与?一东一北,行之无碍也。...
【名句·出处】人必先作,然后人名之;先求,然后人与之。(扬雄《扬子法言·君子卷第十二》) 【原文·语境】 人必先作,然后人名之;先求,然后人与之。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
【名句·出处】 通天地人,曰儒;通天地而不通人,曰伎。(扬雄《扬子法言·君子卷第十二》)【原文·语境】 【释义·点评】 儒:通儒,指博识多闻的大学者。伎:技巧,才能。 精通天、地、...
【名句·出处】 君子好人之好,而忘己之好;小人好己之恶,而忘人之好。(扬雄《扬子法言·君子卷第十二》)【原文·语境】【释义·点评】 好(hào)人之好( hǎo ):好(hào),...
【名句·出处】 攀龙鳞,附凤翼,巽以扬之,勃勃乎其不可及也。(扬雄《扬子法言·渊骞卷第十一》)【原文·语境】或问:“渊、骞之徒恶乎在?”曰:“寝。”或曰:“渊、骞曷不寝?”曰:“攀...
【名句·出处】 以往圣人之法治将来,譬犹胶柱而调瑟。(扬雄《扬子法言·先知卷第九》)【原文·语境】或曰:“以往圣人之法治将来,譬犹胶柱而调瑟,有诸?”曰,“有之。” ——扬雄《扬子...
【名句·出处】 因往以推来,虽千一不可知也。(扬雄《扬子法言·五百卷第八》)【原文·语境】或问:“五百岁而圣人出,有诸?”曰:“尧、舜、禹,君臣也而并;文、武、周公,父子也而处。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