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归类·类别】
惜春伤春类,与描写春天、感时伤逝有关。
【诗词名句·出处】
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
——出自《蝶恋花·楼外垂杨千万缕》
【年代·作者】
南宋·朱淑真
【全文·原文·全诗】
蝶恋花 (朱淑真·南宋)
楼外垂杨千万缕,
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
犹自风前飘柳絮,
随春且看归何处。
绿满山川闻杜宇,
便作无情,莫也愁人苦。
把酒送春春不语,
黄昏却下潇潇雨。
【释义·赏析·引用】
青春:指春天。春季草木茂盛,其色青绿,故称。
杜宇:杜鹃鸟的别称,又称子规、布谷鸟、鶗鴃(tí jué)等。自唐代以后,杜鹃鸟就被汉族称为“冤禽”、“悲鸟”、“怨鸟”,以其鸣叫声“惯作悲啼”,发声类“不如归去”,在诗词中常作为游子思归或愁闷的意象符号。
这是南宋女诗人朱淑真写的一首词,表达了惜春伤春的主题和感时伤逝的惆怅情怀。词的大意是:
楼外面的柳树垂下了千万缕的枝条,想要把春天系住,可春天稍待了一待还是要离开。柳树不甘心,尚自在风前飘起柳絮,想要随着春天一起走,看看春天回到什么地方。
举目远眺山川呈现出满眼绿色,耳边又传来杜鹃鸟悲啼的叫声。即使你没有情感,也不要让忧愁的人更添悲苦。索性举起酒杯与春天告别,可春天不言不语,黄昏时竟飘下绵绵细雨。
这首词的上阕充分运用了“移情于物”的修辞方法,明明是诗人自己惜春,不愿意让春离去,可是在她看来好象柳树也跟她似的不愿意让春离开:那垂下的枝条是要把春天系住;那飘飞的柳絮是要随着春天一起走,看看春天要到哪里去。这样写来,要比诗人自己说,如何如何不愿意让春天离开,要含蓄蕴籍得多。
词的下阕是诗人对春天将要离去的主观感受。眼中看到的是暮春的景象,山川全都披上了绿装;耳中传来的是杜鹃鸟的悲鸣。诗人不由埋怨杜鹃鸟,你纵然无情,也不该用叫声让伤春的人更添惆怅。
“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是诗人在苦闷中借酒浇愁,并把春天引为知己,希望在它离去时为它饯行,可是春天却似乎并不领情,不言不语。不料黄昏时天上竟飘起了绵绵细雨,使诗人愁上加愁。黄昏本就是令人伤感的时刻,而诗人正在为春的离去而苦闷,这时天上飘雨,不由让人在愁闷中又添上了一份阴郁。因为雨过后必然是“绿肥红瘦”,加速春天离开的脚步。这种“以景结情”的手法,为整首词增加了回味不尽的意韵。
据称朱淑真所嫁非偶,婚姻生活并不幸福。那么,作者在这首词中对春天依恋不舍的情绪,也许正是诗人现实生活中孤寂落寞情怀的一种折射吧?
(杨新华 释评)